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6 道试题
1 . 如表为美国对苏遏制战略重心波动情况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波动周期代表人物代表政策战略手段战略重心战略效用
第一周期
1947—1953年
乔治·凯南八千字电文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优势积聚
保罗·尼采NSC—68号文件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优势流失
第二周期
1953—1969年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优势维持
约翰·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灵活反应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优势丧失
第三周期
1969—1981年
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尼克松主义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止跌企稳
吉米·卡特卡特主义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劣势放大

A.美国战略规划日趋消极保守B.多极化趋势加速了两极格局瓦解
C.力量对比影响美苏争霸态势D.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霸权主义
2022-05-26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970-1971年的《简氏舰船年鉴》所载的美苏两国在大型舰艇方面的力量对比。由此可见当时
类别比例
大型航空母舰33∶0
巡洋舰33∶25
核动力潜艇93∶75
驱逐舰195∶100
常规动力潜艇64∶320

A.美国企图以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苏联
B.苏联有能力对美国海军进行遏制
C.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仍处劣势地位
D.美国基本上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2022-05-25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1950年,美国主持成立“自由欧洲委员会有限公司”,拨出1000万美元成立自由欧洲电台。在短短几年里建立了29个播送站,用16种语言广播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美国此举意在
A.推进实施马歇尔计划B.抵制共产主义
C.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D.加强国际交流
4 .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警告说:“如果全面战争再次爆发……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最容易被毁灭的国家……美国及其盟国以及苏联及其盟国,在实现正义而真正的和平及终止军备竞赛上,拥有共同而深刻的利益。”这主要说明美国
A.在美苏争霸中转为守势B.希望与苏联在核问题上和解
C.对国际形势存在着误判D.加强对苏联遏制以取得优势
2022-05-24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1950年4月20日,杜鲁门向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全体会员发表演讲时指出:“务必尽快将我们和其他国家的民主自由力量吸引到一场史无前例的真理运动中来,以便让更多的爱好民主自由的民众能够倾听到来自我们的和平之声。"这表明美国旨在
A.倡导建立新的国际秩序B.扩大领导世界的影响力
C.改变美苏争霸的被动地位D.借宣传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2-05-23更新 | 497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期间美苏的粮食贸易始于196310月。尼克松上台之后推行对苏缓和,美国对苏粮食出口量得到大规模提升。除了卡特政府期间短暂的中断外,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在这一时期,美国在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中采用“联系战略”,将经济议程与其它议程联系起来,通过相互“挂钩”的方式以绑定经济交易和政治交易。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成就了苏攻美守的冷战对峙格局,为苏联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但同时掩盖了苏联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苏联经济单一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至1984年时,能源出口的收入已经占到了苏联外汇收入的54.4%。之后苏联的外汇甚至有三分之二要依靠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与此同时,粮食已经占到苏联进口商品的四分之一。“石油—外汇—粮食”构成了苏联粮食贸易的脆弱链条,而苏联对粮食进口的极度依赖,又必将威胁苏联的国本。

材料二   19858月,里根政府实施了“逆向石油冲击”战略,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然将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这导致国际油价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从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苏联短期内损失了一百亿美元的硬通货,并忍受着油价每下跌一美元就要损失五至十亿美元的绝境。然而此时苏联来不及通过增加产量来弥补损失,1988年苏联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与此同时,苏联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石油的外贸产品了。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以获得粮食援助和贷款,以至于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满足西方的附加条件,最终走向了改革失控和解体。

——摘编自《冷战中后期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与美苏博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全面战略博弈的主要做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经济博弈失利的历史原因,并谈一谈美苏经济博弈的历史启示。
7 . 二战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美国政府资助“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对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广播。这些电台的任务是“鼓励同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进行建设性对话”,其广播“内容集中于苏联和东欧人民所关心的问题”。由此可见
A.美国掌握国际媒体话语的主导权
B.大众传媒已经沦为政治宣传的附庸
C.美国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渗透
D.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逐步走向缓和
2022-05-21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8 . 肯尼迪总统在回顾美国历史时说到,“通过援外这种办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许多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入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下列事件符合其所述特征的是
①出台“门罗主义”   ②提出“十四点原则”
③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①B.③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面漫画是不同作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认识,据漫画可知
A.漫画没有史料研究价值B.作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美国侵犯西欧国家主权D.荷兰政府的认识较全面
10 . 1945年1月,美国确定对苏贷款方针:借款要确保美国代表在盟国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的管理机构中的适当地位;在解决波兰、匈牙利问题时确保美国的适当作用,以及改善美苏在伊朗的相互关系。该方针旨在
A.巩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实现战后美苏共同主宰世界
C.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D.将对苏冷战扩展到经济领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