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式语言表达逐渐渗透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其中与音乐有关的概念包括Single(单曲唱片)、Song(歌曲)、 Blues(蓝调歌曲)、 Beat(节奏)、Rock(摇滚)、Pop(流行音乐):和 Disco(迪斯科)。这主要体现了
A.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B.东西阵营间的文化交流
C.冷战背景下的文化渗透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 (广东卷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史研究是后冷战时期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课题。1991年以来,随着前苏联解体、部分档案的解密,国内外关于冷战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观点。

下表是学术界关于冷战史研究一览表

研究领域研究观点
冷战起源1.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
2.冷战是由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而形成的
3.冷战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4.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冷战性质1.美国称霸全球的地缘政治与战略
2.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
3.美苏争霸
4.英国重建“光荣与梦想”的一种策略
冷战影响1.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2.美苏冷战的结局是“双输”
3.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英国成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
据材料提供的中外学者关于冷战的研究,从“起源”、“性质”、“影响”三个模块中,提取一个综合性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9年,杜鲁门提出,“以我们先进的科学和工业帮助改善那些未发展起来的地区”;1960年,肯尼迪要求西方为东欧准备一套更灵活和更现实的做法;1964年,约翰逊指出,美国在东欧的主要目标,就是鼓励用和平手段来削弱莫斯科的控制。美国的上述计划旨在
A.强化地域统治,争夺中间地带B.对外输出民主,构建单极世界
C.加强经济渗透,实现全球霸权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4 . 理解与思考下列为徐蓝教授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
冷战的起源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战后美、苏国家大战略的对立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英在东欧、中欧和中近东的
对抗与冲突
美苏冷战政策相继出台
冷战的爆发
冷战的高潮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演变与世界其他力量中心的成长
东西方关系的变化与冷战高潮
中美关系的紧张与松动
西方阵营的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态势的演变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新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终结

(1)阅读材料,为《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拟定一个标题。
(2)依据《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组思考题。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部分材料的主要内容;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5 .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B.遏制亚洲和称霸世界
C.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D.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6 . 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国
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
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18771917年部分工业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18771887189719071917
原钢产量(千吨)579339372722373745784
原油产量(千吨)1780377180632214644709
汽车产量(千辆)441874
发电(10亿瓦小时)1412143429

——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

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牛富,得天独厚。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广,水力资源充沛,西部有广大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美国地处西半球.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它关洲国家,也不需卷入欧洲国家的纷争。国力弱小时,东西两大洋像护城河一样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力壮大后,两洋又变成对外扩张的捷径。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崛起的原因。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19484月实施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第一个大型的官方对外援助计划,也是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核心内容。1950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20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了1961年和1967年的对外援助法案,受援区已经从西欧发达国家向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转移,援助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军事援助为主转向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美国提出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等。许多人说“它将再现马歇尔计划的辉煌,不出十年,拉丁美洲就会朝着不可阻挡的繁荣和民主迈进”,事实上这一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美国对外援助总是附带很多条件,例如,民主、人权、自由以及进行必要体制改革等政治条件;不是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配,而是根据该国对美国的战略地位进行分配。美国以经济援助作为争取盟友和对抗的手段,把地区冲突发展成为东西方斗争的局面。

——摘编自吕英杰《浅析冷战期间美国对外经济援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的实质和影响。
2022-04-26更新 | 41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冷战史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
1950-1990年代)

突出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导性作用,认为冷战意味着美苏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不承认对方领土主权、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合法性。

20年冷战史研究
21世纪以来)

冷战史既是美苏史又是全球史。研究冷战时期美苏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将冷战史仅仅作为美苏史的一部分,从方法论和史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冷战研究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主导叙事。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就是将冷战时期的中小国家放在显著的位置,从冷战时期发生在中小国家的事件中寻找他们与冷战的直接联结,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冷战中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故事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做需要将一系列问题如非殖民化、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等命题一起作综合考察,从而修正传统冷战史标准叙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史学和近20年冷战史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新研究方法出现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给冷战时期的中国划分历史阶段,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022-04-22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部分好莱坞电影的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年份电影主要内容
1950《钟声》“以象征美国伟大独立和自由的自由钟为出发点,阐述了苏联侵略的危险”。
1952《雨中曲》展现出一幅美国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景象。
1957《玻璃丝袜》展现“苏联制度对人性的抑制”,宣扬西方的自由。
A.电影成为冷战的主要阵地B.美国的冷战政策深受电影影响
C.美苏的意识形态冲突激烈D.电影内容与冷战形势息息相关
2022-04-22更新 | 377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