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6 道试题
1 . 1949年美、英等12国建立北约,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于1955年加入该组织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据此可知该组织
A.保障了欧美国家安全B.有利于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缓和了冷战紧张局势D.增加了欧洲安全的不确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环球时报英文版制作的有关当前俄乌局势的最新漫画。针对“山姆大叔”的叫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美国应该扪心自问谁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对如图解读合理的是
A.美苏冷战加剧了俄乌紧张局势B.俄乌冲突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
C.北约东扩破坏世界多极化格局D.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022-05-13更新 | 533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975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比1974年秋提高4倍,而在1974年至1975年苏联售给东欧的各种石油产品的单价实际只增长了87%。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转而加强发展同西方特别是同美国的石油贸易,以至于削减对东欧的石油出口。这表明苏联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B.能源贸易着眼于政治利益
C.石油输出服务美苏对抗战略D.将欧洲地区视为冷战重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法关系


材料

19491228日,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然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共产党中国的想法。”当时法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遂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1964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重重阻力,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法方这一愿望也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19641月中法正式建交,轰动世界,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据沈孝泉《中法建交50年:在大国关系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评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关系的变化。
2022-05-10更新 | 49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同时他也主张欧洲国家在诸经济、文化、技术、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一转变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反映美苏“冷战”重心的转移
C.表明法美两国关系破裂D.利于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
6 . 下图为美苏两国于1958-1981年间发射卫星的数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 两国发射卫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对方信息
② 卫星竞相发射升空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
③ 苏联卫星数量大增表明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④ 太空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也改善人们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30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947年12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开展“忠诚调查计划”。曾与共产党组织或激进的民主组织接触者被认为是“不忠诚”,大学的教授被要求进行“忠诚宣誓”,好莱坞的导演们手中都拿着一份“黑名单”——上面的演员都被国会宣布为共产主义者,绝对不能雇佣。这一做法
A.激化了美苏争霸的态势B.导致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C.反映出其固守冷战思维D.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主要手段
2022-05-07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8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A.艺术被政治所利用B.美国政府推崇艺术
C.该画派艺术水平高D.绘画艺术跨越国界
2022-05-07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二)
9 . 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
1948年397582
1949年145765
1950年1-6月41268
从上表可以断定
A.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B.战后西欧各国唯美国马首是瞻
C.贸易出口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D.美苏冷战局限在经济贸易领域
2022-05-07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举行会谈,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美国的“怀特计划”吸收英国“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

——摘编自奔增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材料二   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谈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素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


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出现的背景及举措。
(2)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主张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初期与当今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方面主张的不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