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45年10月,世界工会联合会成立,其宗旨是不分种族、国籍和政治见解,组织和团结全世界的工会共同斗争。1948年,英、美等国以世界工联拒绝马歇尔计划为由,相继退出该组织,另外组织成立了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由此可见(     
A.世界工联的分裂带有冷战烙印
B.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世界工联分裂
C.美苏对抗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
D.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022-08-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1946年2月,美国派出特遣舰队,开往东地中海,“支持土耳其抵抗苏联势力的渗透”;接着,美国向土耳其提供贷款,全面支持土耳其,美国在海峡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这表明当时(     
A.美国履行了对北约国家的承诺
B.美苏间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C.美苏两国间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美国积极推行马歇尔计划
3 . 1956年,美国病毒学家萨宾经本国政府审查和授权,开始了与苏联病毒学家楚马科夫针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联合研究;1959年,楚马科夫开展苏联儿童口服疫苗的广泛接种并根除了脊髓灰质炎的威胁,也推动了萨宾活性疫苗在美国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这表明
A.冷战并不能妨碍政府之间的合作B.“疫苗外交”打破美苏僵持局面
C.跨越政治鸿沟利于应对重大危机D.全球性的难题客观推动了多极化
2022-06-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期间美苏的粮食贸易始于196310月。尼克松上台之后推行对苏缓和,美国对苏粮食出口量得到大规模提升。除了卡特政府期间短暂的中断外,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在这一时期,美国在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中采用“联系战略”,将经济议程与其它议程联系起来,通过相互“挂钩”的方式以绑定经济交易和政治交易。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成就了苏攻美守的冷战对峙格局,为苏联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但同时掩盖了苏联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苏联经济单一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至1984年时,能源出口的收入已经占到了苏联外汇收入的54.4%。之后苏联的外汇甚至有三分之二要依靠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与此同时,粮食已经占到苏联进口商品的四分之一。“石油—外汇—粮食”构成了苏联粮食贸易的脆弱链条,而苏联对粮食进口的极度依赖,又必将威胁苏联的国本。

材料二   19858月,里根政府实施了“逆向石油冲击”战略,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然将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这导致国际油价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从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苏联短期内损失了一百亿美元的硬通货,并忍受着油价每下跌一美元就要损失五至十亿美元的绝境。然而此时苏联来不及通过增加产量来弥补损失,1988年苏联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与此同时,苏联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石油的外贸产品了。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以获得粮食援助和贷款,以至于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满足西方的附加条件,最终走向了改革失控和解体。

——摘编自《冷战中后期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与美苏博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全面战略博弈的主要做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经济博弈失利的历史原因,并谈一谈美苏经济博弈的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
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
2022-05-19更新 | 33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5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比1974年秋提高4倍,而在1974年至1975年苏联售给东欧的各种石油产品的单价实际只增长了87%。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转而加强发展同西方特别是同美国的石油贸易,以至于削减对东欧的石油出口。这表明苏联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B.能源贸易着眼于政治利益
C.石油输出服务美苏对抗战略D.将欧洲地区视为冷战重心
7 . 二战后,美国人利普舒茨在《冷战幻想:电影、小说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对《一九八四》《丑陋的美国人》《第一滴血》《核艇风暴》等在内的30部经典电影与小说的分析以“解释美国冷战史”。他认为,冷战电影“是‘真实’世界的一面镜像”。这体现了当时
A.美国军事政治实力的衰落B.美苏两国之间的对峙
C.新兴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D.美国占据了中间地带
8 . 1980年奥运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时候,因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由于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抵制,结果147个奥委会成员中只有81个参加。很快到了1984年美国举办奥运会,苏联也采取报复行动,带领19个国家拒绝参加。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阻碍了奥运会的举办B.美国借助奥运会推行霸权主义
C.苏联的国际影响力正不断衰落D.奥运会受到政治的冲击和干扰
2022-04-17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846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全面启动“真理运动”,其中美国新闻署宣传的“人民资本主义”和“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计划是最成功的。他们宣称美国的资本主义“实际上做着共产主义所承诺的事情”,而苏联的社会制度则是建立在“奴隶般的劳工”基础上。这说明当时
A.美国对斯大林模式弊端认识全面B.美国政府认同共产主义某些主张
C.资本主义新变化缓和了阶级矛盾D.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
2021-06-02更新 | 14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单元巩固检测卷--2022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