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6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对当时的形势很悲观:“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这里的“时间愈来愈不够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劣势
C.二战后联合国被美国操纵
D.大国强权政治促使地区冲突严重
2019-03-23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4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柜子上写着“核战争”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
A.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
B.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
C.古巴导弹事件持续升级
D.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反映的是二战后的一次大国较量。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美苏通过谈判结束核危机
B.美洲成为美苏冷战的重点
C.苏联在冷战对抗中占据优势
D.美国全境受到短程导弹威胁
2019·全国·高考模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这幅漫画反映了
A.柏林危机
B.“马歇尔计划”
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
D.古巴导弹危机
2019-02-1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党的领导人彼得•谢列斯特在1962年11月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当时处在战争的边缘。总而言之,我们制造了这种无法收拾的军事紧张局势,然后又想从中脱身。”日记中谈及的是
A.华约组织建立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爆发
D.朝鲜战争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权力
2019-01-30更新 | 121次组卷 | 18卷引用: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D.1964年越南战争
2019-01-30更新 | 137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年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关于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召开
B.“一个中国”成为国际共识
C.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
D.欧洲一体化上升到政治层面
2019-01-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其“行动不包括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建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发动朝鲜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