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美国具有的这种绝对优势,不仅使它有了一种“飘飘然的自我优势感”,而且认为“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在战争中以经受严峻考验而令盟国刮目相看的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和政治上亦十分强大……由于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本来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消失,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之时……美苏关系逐渐从盟友转变成对手。

———摘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材料二     环顾全球,再不是二战后初期两极世界的原貌。西欧各国经济于 1950年恢复到二战前水平后,继续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军费开支对日本经济的刺激,加上国内其他因素,而造就了“日本奇迹”。西欧和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战和经济战,政治方面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新中国 19531978年的 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61%,其间于 1964年爆炸了原子弹,后来在 1970年又使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而使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至于当时已获独立的第三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从盟友转变成对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下崛起的主要力量,分析其崛起对两极格局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2020-12-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

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美国38102536
苏联1260699
英国7101393(1951年)
法国5001172
联邦德国4801001
日本320382
意大利290626(1951年)

材料二   1980年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

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美国2590011360
苏联120504550
英国44307920
法国633011730
联邦德国828013590
日本115709890
意大利36906480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 . 阅读下列有关国际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正统派”在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一学派从意识形态和苏联决策者的角度,指出苏联在制度上所具有的扩张性及对美国建立国际新安全秩序的威胁,从而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和“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本质的反应”,“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个世界体系,而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苏联和其周国的共产党国家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隔绝,因此对幕联发动了冷战(苏联随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决策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时冷战的爆发都负有青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概括三个学派的主要观点。
(2)任选一个学派,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3)上图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请指出这两个外交事件及各自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决定对苏采取“强硬”政策。1945年4月23日,杜鲁门接见前来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的莫洛托夫时,一再指责苏联违背雅尔塔协定,要求改组波兰政府,并威胁说,不这样做将严重动摇美苏合作的决心。苏联在东欧问题上拒绝让步,美国打起贯彻“被解放的欧洲宣言”的旗号,坚持要求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8月18日,国务卿贝尔纳斯发表声明,公然恫吓说,若不容纳“一切重要的民主分子”参加政府,美国将不承认保加利亚政府,也不与它缔结和约。

—摘编自《美苏冷战对峙与两极世界的形成》

材料二近几年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认为,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后美苏关系的新动向,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

2018-07-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1)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原因。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超级大国、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4) 为什么说多极局势“不可逆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