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明白他们必须支持西欧,避免西欧国家被夺取政权。于是,美国决定借给西欧一笔钱,提供经济上的协助,用以支持欧洲重建……然后,在西方国家之间建立一个军事联盟……而苏联人在1955年也创建了一个军事联盟……这两大阵营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德国的情况非常严峻。这个国家被分成两部分……

——伊恩·克夫顿、杰里米·布莱克:《简明大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开始,一系列的发展日渐削弱了欧洲在全球的霸权。这种改变的催化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等主要殖民列强的实力和威望。大萧条进一步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已筋疲力尽,在经济上疲惫不堪,独立运动中的很多知识和政治领袖(甘地、尼赫鲁、恩克鲁玛和胡志明)都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过教育,接受过自由、自决和民族主权的观念。1945年以后的几十年里,殖民地世界里的人民为赢得独立以及为赢得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90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横扫了殖民统治,诞生了90多个新的国家。

——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

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支援了亚非拉民族的解放斗争,同时也有力地牵制了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二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从而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在冷战中军事方面的对抗,指出“这个国家被分成两部分”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三世界兴起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
2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C.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D.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2019-09-05更新 | 711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下图所示为当时的西方画家据此创作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画中高举着“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的埃及总统,正在阻拦悬挂美、法、英三国旗帜的“国际交流”号巨轮,在埃及总统的身后,苏联外交长正在运河边悠闲地钓鱼。该漫画折射出(       
A.埃及国力的迅速提升B.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
C.西方殖民统治的瓦解D.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受阻
2022-04-22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材料二   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

——1947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


(1)结合材料及所学,说明“慕尼黑”是“悲剧的序幕”的理由。
(2)对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重提“慕尼黑政策”进行合理解释。
2021-03-28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5 . 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建议政府在未来三年内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以满足欧洲的紧急需求。他认为:“如果欧洲经济还像今天这样,继续分裂成若干小的防水碎片的话,欧洲就不可能从这场战争中恢复过来。”这一主张目的是
A.强调欧洲集体自救B.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C.利用欧洲对抗苏联D.建立美欧经济联盟
6 . 1946年丘吉尔提出“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
A.建立“华约”B.实施马歇尔援助计划
C.建立“北约”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7 .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华盛顿召开“第一届国际海水淡化研讨会”,提出了利用核能使海水淡化的“淡水和平”计划,试图解决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包括苏联在内的65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淡水和平”计划(  )
A.加剧了美苏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促进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合作
C.扩大了美国核能利用上的优势D.缓解了中东地区的淡水危机
2021-05-17更新 | 28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中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60、7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
(3)指出材料二中“权力”转移扩散的趋向。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
9 . 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杂志刊载的漫画《作茧自缚》,图中环绕绳子上的文字为“对苏联的制裁”。该漫画反映了
A.苏联对工业体系的自信B.美国陷入滞胀困境
C.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提升D.美苏两国势力均衡
2022-05-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53年,美国总统委员会将美国在“铁幕”后面的电台分为美国政府机构公开支持运营的白色电台、美国非官方组织负责运营的灰色电台和由中央情报局支持的专门针对苏联卫星国不同群体进行广播的黑色电台。这些电台的设置
A.体现了时代特征B.遏制了共产主义
C.确立了美国霸权D.争取了中间地带
2022-02-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1-2022学年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