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上图中A、B、C、D分别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表现?

材料三


柏林墙倒塌遗址


苏联解体漫画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以后的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7-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修建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世界大国
C.马歇尔计划对③区占领国并未产生明显帮助D.分区占领满足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愿望
3 . 如图为1947—1956年美国出口增速示意图。导致虚线所划圆圈内美国出口增速状况的关键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 . 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早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1)阅读下列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可信度更高?说明你的理由。
(2)   列图表材料,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了哪些重大后果?归纳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结合图一、图二说明这两类图表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共同作用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2/4/5/1561549432782848/1561549434544128/STEM/20294eaf5c4f4af68f0033d0f3165195.png" />
图一:历届联大在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中支持中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

(3)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三类型的材料与图四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并指出其中最具客观性的三种材料类型。
2019-01-30更新 | 10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铁路中学高二2月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