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717月理查德·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几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欧战面临的困境,并简述欧洲走出困境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尼克松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分析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综合以上分析,说明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10月,随着美国侵朝战争的发动,杜鲁门针对对外援助提出了新的原则:军援优于经援、军援范围扩大到东南亚一些国家。195110月,美国国会通过《1951年共同安全法》。该法宣称:美国向世界各地区的“友好国家”提供74.83亿美元的军事、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增强自由世界的共同安全、个别防务与集体防务,从而维护美国的安全并推进其对外政策。为了这些国家的安全和独立以及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开发它们的资源”。不久,美国国会又通过补充法案规定:以向苏联禁运作为提供援助的条件。11月,苏联向美国提交抗议照会说,“美国通过这样一项法案是国际关系史无前例的行动,构成了美国对其他国家内政的粗暴干涉”,“是旨在使美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使国际形势恶化的侵略性行动。”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制定通过《1951年共同安全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制定《1951年共同安全法》的历史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欧洲也就和德国一样被冷战一分为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到1987年陆续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据桂立《苏美关系7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权力关系再调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为什么能维持“漫长的和平”。
2022-03-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   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 Star Wars Program), 简称SDI(台湾简称“星球大战”)。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3323日一个著名演说。“星球大战”发表后,19851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按照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将用 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这个系统针对弹道式导弹弹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主要的武器是天基定向能武器(如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核能、X射线激光器、带天基反射镜的准分子激光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非核拦截弹和超高速电磁炮等)。这种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推行战略防御计划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这项计划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1-08-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拟就并予以公布。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包括一个简短的序言和14项条款。它宣布,任一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最重要的是第5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承担“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在内。8月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这是美国所组织的最大的一个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冷战是指二成后的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的经济遏制政策。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1950年西方国家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欧洲各国接受了美国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达131.5亿美元。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助不发达国家法案,通过资金技术援助,使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以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1969年尼克松政府灵活处理经济冷战政策,通过《出口管理法》放松对苏联的出口管制,希望通过发展美苏贸易诱使苏联在越南成争、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方面让步。1979年里根政府强化对苏联的经济冷战政策,对苏联施行经济制裁和禁运,同时鼓励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打压石油价格,削弱苏联赚取外汇的能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危机。

——摘编自左凤荣《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冷战及教训》

材料二   19507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进入1970年代后,作为“缓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克松决定放松对中国的贸易禁运。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联合发表《上海公报》,指出:“双方将贸易关系看作是另一个可带来互利的领域”。中美之间贸易迅速上升,贸易额从1971年为零到1974年达8亿美元。在美国对华贸易中,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向中国出售10架波音707飞机。从1974-1977年,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厂商签订了价值37.4亿美元197项设备引进合同。中国利用这些设备,通过国内配套和改造兴建27个大型工业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摘编自戴超武《美国“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苏经济冷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70年代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1-05-16更新 | 34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材料在中国革命胜利和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挽回其在中国和亚洲侵略政策的失败,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军事体系。195010月,美国同泰国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19518月,同菲律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被称之为“条约迷”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四处活动,于195310月和195412月先后同李承晚和蒋介石集团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最终成为“东北亚防御联盟”。此外,还积极策划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组成军事集团,在美国支持下,英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于195511月组成了巴格达条约组织。美国统治集团煞费苦心,终于建立起一个西起大西洋经中东到西太平洋的军事条约网,以实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影响。
2021-05-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汉唐丝绸之珞研究的史料


8汉西域诸国图(南宋绘)9敦煌莫高窟第45窟(盛唐)“胡商遇盗”图

材料二 马歇尔在1947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宣告美国已为帮助欧洲复兴做好了准 备,由美国为这一计划提供资金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1948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开 始实施,该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的政治局势,西欧共产党的势力迅速衰弱。由马歇尔 计划催生的美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巩固并推进了北大西洋同盟,并使之持续到冷 战终结。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 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方向前行。“一带一路”倡议使得区域基础设施更 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 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 平友好。

——摘编自厉以宁等《读懂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并 分析古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歇尔计划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点。
9 . 冷战结束之后,冷战史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可以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历史之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研究冷战史、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的学者们来说,冷战结束后的十余年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期。在这十余年间,我们得到了大量来自俄国、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的新解密的档案资料与其他文献资料,这使得我们有可能重新审视冷战史和20世纪国际关系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而使得整个领域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巨大进展。新解密的文件冲击了冷战历史研究者的旧有观点。通过阅读这些新资料,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域,并更为重视“机制”的作用。新档案资料的出现,使得我们有可能从一个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冷战的发生和发展。人们不再把冷战仅仅视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包括东亚、南亚、非洲、中东这样一些地区的历史也被整合到冷战的全球性历史叙述中来。

——摘编自李丹慧主编《冷战国际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以来有关冷战历史研究的变化。

材料二  二战后,美苏由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差异,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各种矛盾。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格局呈现两极化。美苏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但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双方的关系呈现“相互遏制,不动武力”的特点。

——摘编自沈志华、余伟民《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崛起,随着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此同时,西欧联合图强、日本经济腾飞 , 资本主义阵营分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国际舞台上 ,既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又有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结构的制约,使两极格局走向松动,趋向弱化。

——摘编自孙宝珊《战后世界两种国际格局的两个历程》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格局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当代国际体系正经历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几百年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变革与重构涉及国际权力和国家利益的重新分配与重建,使国际关系变得更加严峻复杂。它也使世界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选择,形成世界大国激烈的战略博弈。     

——摘编自刘清才、刘婷婷《当代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外交选择》


(4)根据材料四,概括当代国际体系变革的表现。

材料五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人民网《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改变了斯大林认为新的世界大战必将来临的看法,阐述了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竞赛中超过美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社会主义国家保持一致性;加紧渗透亚非拉地区,主张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赫鲁晓夫强调,苏美关系对国际局势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为此积极创造两国直接接触的机会,极力推崇首脑外交,在裁军和核禁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姿态,在战后遗留问题的解决上也对美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同时还竭力促进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

——摘编自陆丕朝《论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三和”路线出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
2021-04-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