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58年英国人创作的漫画《我只能看到最下面两行》,画中联合国秘书长手边放着很多眼镜,并把它们依次递给面前的美国。美国无论戴哪副眼镜,均表示只能看清下面两行最小的字“承认伊拉克”,对上面几行大字“6亿中国人在联合国仍然没有自己的代表”则视而不见。这一作品意在说明
A.中国粉碎美国遏制政策B.西方阵营面临严重分化
C.联合国是美国霸权工具D.美国顽固坚持冷战政策
2021-10-1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马歇尔计划发表后,美国成立了总统领导下的对外援助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援助的四条总原则:帮助欧洲国家恢复预算平衡;鼓励私人资本向欧洲投资;援助应采用贷款而不是赠予形式;援助必须符合保持美国经济稳定的要求。这些原则
A.体现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B.凸显出美国控制西欧的企图
C.表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作用甚微D.意在帮助欧洲尽快走出困境
3 .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近现代世界史》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出现了经济民族主义的强化。而实行马歇尔计划正好把那种趋势颠倒过来。”作者在此强调马歇尔计划
A.淡化了各国意识形态的冲突B.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C.降低了世界各国的关税水平D.加强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4 .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1946年至1991年苏联共使用110次,多数是为报复美国,拒绝接受美国提议的新成员。由于过度使用,当时苏联的外交部长也被称为“摇头先生”。这体现
A.美苏的关系持续紧张B.“冷战”的特点
C.苏强美弱的国际格局D.美苏外交均势
2021-09-09更新 | 334次组卷 | 15卷引用: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测历史试题
5 . 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后,美国总统卡特声明:“这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美国将采取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任何手段来反击。”但实际采取了谷物禁运、抵制奥运会、不批准《限制性战略核武器条约》等反击措施。此举
A.旨在维护阿富汗的国家主权B.引发了美苏军事冲突
C.体现美苏之间的对峙与竞争D.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
6 . “冷战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冷战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及各自的盟国之间所显示的公开却有限制的对立状态。”以上对冷战的不同解释,说明冷战
A.贯穿于整个20世纪B.源于美苏两国的对抗
C.促进雅尔塔体制形成D.倡导直接的武装进攻
7 . 1948年6月,苏联切断了美英占领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柏林危机爆发。美国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决问题,最终危机得以和平解决。这表明
A.冷战期间存在自我控制机制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C.两极格局下美苏在相互妥协D.美苏的对抗导致德国的分裂
8 . 自由欧洲电台一档针对捷克斯洛伐克听众的《广播医生》节目,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国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据统计,在1954年9月—1955年8月这段时间里,电台共收到了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93封听众来信,其中有35封是要求获得医疗建议或药品,甚至包括直接从医院发往电台的求助咨询问诊电报,一时之间,自由欧洲电台俨然成了一所专业医疗机构。自由欧洲电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国际紧张局势B.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C.宣扬西方国家的优越性D.进行“和平演变”
9 .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指令称,“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性地实施‘自由’这个理念来证明其优越性”。美国发出此项指令的背景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趋势加快B.苏联对美国构成制度挑战
C.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D.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0 . 二战后初期,美国无意促成欧洲联合,但因提供有限贷款来推动欧洲复兴的政策收效甚微,于是,将欧洲一体化视为促进欧洲长期稳定的最佳方案和冷战的工具。这说明
A.美国无意将欧洲卷入冷战B.欧洲联合不利于美国建立霸权
C.欧洲的强大符合美国利益D.美国对欧政策服从于冷战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