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3月,杜鲁门政府着眼于扩大和强化对苏联集团各国的出口管制,禁止和限制战略物资、紧缺商品直接或间接地输入苏联集团各国。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将中国作为经济遏制战略的重心。197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将“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的管制作为“特殊重点”;还提出要“与美国缔结防务条约的非巴统(编者注:巴统即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成员国国家合作,加强对技术转让的管制”。在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年末)以后,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先后宣布对苏实行粮食禁运和天然气管道设备技术禁运,并对苏联实行“无例外政策”,即美国将不再考虑或向巴统组织提出输出巴统管制清单物品,此种“无例外政策”只适用于苏联,不包括其他共产党国家。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20198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为的临时采购许可证延长90天,并决定将会把46家华为附属公司加入“实体名单”。针对这一表态,华为公司发布媒体声明称:“华为反对美国商务部将另外46家华为实体列入‘实体名单’。美国这种做法违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不会使任何一方从中受益,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美国也不会通过打压华为获得技术领先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经济遏制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遏制政策的差异。
2021-07-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二战后,美国首先在欧洲实施了“马歇尔计划”,1949年在日本推行了稳定经济发展的“道奇计划”,又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开发落后区域计划”。这些计划的出台表明美国
A.积极谋求二战后经济霸主地位B.力图扩大对外影响力和控制力
C.积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D.十分重视工业产品的对外输出
3 . 图1、图2、图3三幅图片组合,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中
A.局部的热战愈演愈烈B.苏美争夺中间地带
C.大国缓和与对抗并存D.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2021-07-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任何公开推翻中国政权或把东欧从苏联控制之下拉开的企图都将导致全面战争,比较可取的方针就是等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变化。杜勒斯意在说明
A.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需伺机而动
B.两大敌对阵营的对峙局面在形成
C.中苏结盟关系给中国带来困境
D.冷战会导致社会主义阵的分裂
5 . 1946年杜鲁门总统批准了《富布赖特法案》,由国务院统筹和管理对外英语推广;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成立美国新闻署,宣传美国的对外政策和意识形态,推销和宣传美国的形象。这些活动
A.确立了英语的世界通用语言地位B.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好地学习美国
C.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D.改变了欧洲国家主导世界的局面
2021-07-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初期,美国无意促成欧洲联合,但因提供有限贷款来推动欧洲复兴的政策收效甚微,于是,将欧洲一体化视为促进欧洲长期稳定的最佳方案和冷战的工具。这说明
A.美国无意将欧洲卷入冷战B.欧洲联合不利于美国建立霸权
C.欧洲的强大符合美国利益D.美国对欧政策服从于冷战需要
7 . 他公然宣称,希腊正受到“武装共产党分子”的威胁,这将对土耳其乃至中东、欧洲和整个“自由世界”产生影响,要求国会授权,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军事人员前往。这表明
A.两极对峙格局已经正式形成B.西欧各国依赖美国资本
C.美国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D.欧洲援助计划全面开展
2021-07-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间,“三环外交”成为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由下图可知,英国旨在

丘吉尔最后的遗产——“三环外交”
A.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B.维护海外殖民霸权
C.对抗冷战下的美苏力量D.恢复昔日大国地位
9 . 在杜鲁门时代,美国用4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来消除苏联在希腊和土耳其的影响。除了欧洲以外,杜鲁门还支持所有的“友好暴君”,如台湾蒋介石、越南吴庭艳和南韩李承晚。由此可见,美国的对外援助
A.是推行冷战政策战略工具B.意在缓解发展中国家贫困
C.遏制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D.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021-07-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美国具有的这种绝对优势,不仅使它有了一种“飘飘然的自我优势感”,而且认为“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在战争中以经受严峻考验而令盟国刮目相看的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和政治上亦十分强大……由于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本来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消失,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之时……美苏关系逐渐从盟友转变成对手。

———摘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材料二     环顾全球,再不是二战后初期两极世界的原貌。西欧各国经济于 1950年恢复到二战前水平后,继续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军费开支对日本经济的刺激,加上国内其他因素,而造就了“日本奇迹”。西欧和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战和经济战,政治方面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新中国 19531978年的 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61%,其间于 1964年爆炸了原子弹,后来在 1970年又使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而使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至于当时已获独立的第三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从盟友转变成对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下崛起的主要力量,分析其崛起对两极格局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