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二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

——摘自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停止在冷战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与冷战的结束几乎同步出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徐蓝《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我认为我们的帮助首先应该是经济和财政援助,这是达到经济稳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所必需的。……

——杜鲁门19473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材料二   第二条   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

第五条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节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战后美国推行什么政策来“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政策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战后建立的军事集团是什么?作为反击,苏联和东欧七国又建立的军事集团是什么?
(3)1991年随着哪一国的解体?标志着支配世界局势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哪一趋势在加强?
2020-11-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3 . “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中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60、7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
(3)指出材料二中“权力”转移扩散的趋向。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
4 .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四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推行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格局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迎头相撞,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在欧洲、亚洲、中东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对峙。它们之间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但双方又始终将斗争克制在不引起直接的武力冲突和战争的限度内,于是“冷战”不可避免了。

——摘引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1945-2000年)(第三版)》

材料二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出二战结束后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而采取的“冷战”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
7 . 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日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莫内《让·莫内回忆录》

材料二   法国总统蓬皮杜在(1972年)巴黎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有8个国家通过大西洋条约与之结成了联盟。我们同这个伟大国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欧洲统一起来反对美国的任何想法都是荒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密切关系使得欧洲对于美国必须保持其个性。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伸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得安全;欧洲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法)格罗赛《战后欧美关系》

材料二   1995年12月签署的《跨大西洋关系新纲要》写道:“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联盟……在一起,我们促使对手变为盟友,专制变为民主。在一起,我们架构起保障我们安全和经济强盛的合作机构和模式。这些都是史诗般的成就。今天我们面临国内外新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我们服务得如此之好的伙伴关系……”

——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支持欧洲联合的意图,并列举美国为实现其意图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法国总统对美欧关系是如何定位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材料三中“对手变为盟友,专制变为民主”有何表现?指出未来美欧关系的走向。
(4)综上,说明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图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竞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具体体现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出现的原因。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9 .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据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两大组织的性质和其成立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2018-05-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