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材料二   美、日、西欧等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3)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请举例说明。
2021-10-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B卷)
3 . 美国的外援活动既受国际环境影响,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使美国充分认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6月底,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援助,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外援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这些外援活动对西欧国家产生的影响。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外援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4 .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并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一、二,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概括周恩来讲话的要点。并简述中美建交的历程
(4)结合所学知识现实,概括指出当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为推动世界和平所采取的外交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归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约组织的性质、建立的目的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20世纪60、70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3)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其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2020-12-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选修1)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材料二 今日世界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三 希拉里·克林顿向正在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审查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表态称……美国不能孤立地去做任何事情。“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说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怎样承担大国责任的?
(3)材料二、三中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4)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2020-08-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默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通制芯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通制政策,苏联将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冷战风云》

材料三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了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稳稳当当地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摘编自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材料一作者认为冷战的起源是苏联扩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8 . “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材料一图1说明美、英、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图2和图3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共体成立的经过?
(3)材料三中,尼克松说:“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请结合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事实,评述尼克松的这句话?那么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20-02-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10 .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在1973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洲在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倡议反应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材料三   克林顿认为……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安会等欧洲常设机构首先应该在安全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不仅支持一个“强大的欧洲”,而且赞同它在今后“更强大”。与此同时,美欧也要让北约符合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使其在解决欧洲内部的危机、扩大西方与东欧、前苏联国家的安全合作亦即“和平伙伴关系”上发挥更灵活有效的作用。

——高平《克林顿的诺曼底“登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欧洲年”倡议流产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克林顿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