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图中飞机的驾驶员是美国人霍尔沃森。1948年到1949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霍尔沃森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给孩子们空投糖果,为了让孩子们能辨认出自己,便摇晃几下飞机的翅膀。因此,西柏林孩子称他为“摇翅膀的叔叔”。此事发生的背景是
A.杜鲁门主义实施B.联邦德国成立后
C.北约与华约对峙D.第二次柏林危机
2 . 如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漫画。对漫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格局下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B.美苏核均势背景下的两极对抗
C.“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共存与合作
D.美苏之间爆发了直接战争冲突
3 .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
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④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1973年10月,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包围苏联支持的埃及军队,苏军在附近集中了空降师、大批军舰及两栖作战部队,美国先后开来三支航母编队与苏军对峙,几天之后,以军和美军首先撤离。此事件
A.体现了当时美苏冷战的战略态势
B.说明美国军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
C.反映了美苏对峙重心转移到亚洲
D.其背景是单极世界遭到有力挑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
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
③它成为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
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 .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在1973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洲在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倡议反应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材料三   克林顿认为……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安会等欧洲常设机构首先应该在安全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不仅支持一个“强大的欧洲”,而且赞同它在今后“更强大”。与此同时,美欧也要让北约符合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使其在解决欧洲内部的危机、扩大西方与东欧、前苏联国家的安全合作亦即“和平伙伴关系”上发挥更灵活有效的作用。

——高平《克林顿的诺曼底“登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欧洲年”倡议流产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克林顿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7 . 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不断的调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甚多地区,尤以北方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其必须有军备之接济,方可使希腊政府之权力达于全国。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的演说

材料二: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新华网专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产生“恐怖分子”的原因,并指出希腊问题与冷战的关系。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不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对外政策突出特点是什么?
2019-04-17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戴高乐

材料二   2013年10月以来,发生了涉及欧洲多个国家领导人的“监听门”事件,虽然欧洲国家对美国的监听行为表示不满,并要求美国作出解释、停止监听,但也仅此而已。从欧洲政要的言论来看,欧洲国家并没有打算对美采取报复措施,也无意令事态升级。从美方来看,美政府虽未进行公开、认真的道歉,但也尽力采取措施息事宁人,不断好言好语地安抚愤怒中的欧洲盟友。……“监听门”虽令美欧关系雪上加霜,引发欧洲媒体和民众的不满,但只能算是美欧关系中的“战术问题”,并未动摇美欧战略合作的根基,也不大可能影响双方在叙利亚、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问题上的合作

——《法治周末》贾春阳


(1)根据材料一,概述戴高乐“欧洲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关于“监听门”事件对美欧关系影响的观点并说明其依据。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原因。
2019-02-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 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

﹣﹣——摘自《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出现的原因。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2018-04-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西欧方面就马歇尔计划提出的援助总额是220亿美元。在杜鲁门总统将其削减到170亿美元之后,该草案被提交给国会批准。这份草案在国会内部遭遇了激烈的反对,不仅共和党议员反对,左派议员也表示坚决抵制。左派议员抵制的主要原因是该计划
A.滥用美国的对外援助资金
B.恶化美国对外贸易的环境
C.加重美国纳税人税务负担
D.加速世界两极格局的对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