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在1973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洲在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倡议反应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材料三   克林顿认为……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安会等欧洲常设机构首先应该在安全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不仅支持一个“强大的欧洲”,而且赞同它在今后“更强大”。与此同时,美欧也要让北约符合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使其在解决欧洲内部的危机、扩大西方与东欧、前苏联国家的安全合作亦即“和平伙伴关系”上发挥更灵活有效的作用。

——高平《克林顿的诺曼底“登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欧洲年”倡议流产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克林顿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材料二 今日世界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三 希拉里·克林顿向正在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审查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表态称……美国不能孤立地去做任何事情。“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说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怎样承担大国责任的?
(3)材料二、三中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4)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2020-08-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默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通制芯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通制政策,苏联将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冷战风云》

材料三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了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稳稳当当地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摘编自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材料一作者认为冷战的起源是苏联扩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4 . “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材料一图1说明美、英、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图2和图3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共体成立的经过?
(3)材料三中,尼克松说:“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请结合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事实,评述尼克松的这句话?那么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20-02-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45年,美国陆军参谋长泰勒自豪地说:“原子弹的惊人的破坏力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即我们的空军现在拥有决定性的武器,这种武器可以使美国从此以后可以建立对世界的警察统治。”

——《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1937年41.412.59634.8
1948年56.411.74.34.12.11.5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1937年1950年1960年1971年1972年
美国46.448.531.29.77.6
日本6.11.33.212.4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26.53029.6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真正意图。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怀有上述意图的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的这种意图对战后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2018-10-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网站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其中的“界线分明”是指
A.柏林墙拆除
B.欧洲联盟成立
C.联合国成立
D.两极格局对峙
2018-05-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 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

﹣﹣——摘自《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出现的原因。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2018-04-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上升逐步变化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

——摘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华盛顿提出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并分析他提出这项原则的理由。

材料二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背景和目的。

材料三1935—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美国又于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在1935—1941年间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杜鲁门主义远不止是援助希腊、土耳其的一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完成,它标志着美国开始由局部扩张转为全球扩张。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4)指出材料四中二战后初期美国的霸权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实施的目的。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际,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