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可以作为理解下列哪一历史时期的史料
A.一手史料,第一次世界大战B.二手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一手史料,惨烈的美越战争D.二手史料,美苏之间的冷战
3 . 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的是
A.冷战结束,德国重新统一B.“冷战”风云笼罩,德国分裂
C.欧洲经济恢复,欧共体成立D.两极格局解体,欧盟扩大
2019-08-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
4 . “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朝鲜半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B.朝鲜缺乏实现统一的实力
C.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D.美苏两大国争夺势力范围
2019-04-10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元江民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1 年修筑的举世闻名的“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
C.西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2016-11-1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得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冷战”下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冷战时期最震撼人心的历史和动人心魄的故事)》


[英]弗雷德里克·泰勒著刘强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修筑的背景。(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