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如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倒塌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C.③区占领国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④区占领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特种战争”
2 . 下表为二战后新成立的部分国家政权,这反映了
时间事件
1948年朝鲜半岛分别成立韩国、朝鲜两个政权
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5年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后,越南南部成立与北部对峙的政权
A.大国博弈影响民族自决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C.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D.动荡成为当时国际局势主流
2021-03-0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7-1948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占领区发行新货币。苏联针锋相对,也发行了新货币并封锁了西方占领区通往西柏林的陆路通道,从而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的这一做法
A.导致美苏之间开始争霸B.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C.表明苏联具有战略优势D.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2021-03-05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1、图2、图3是创作于1949年的漫画(两国民众逐渐疏离》,作者惊人地预料到两德关系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

——据孟钟捷《德国简史》


完成下列要求: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中的图文信息,并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此漫画作者创作的合理性或预见的精准性。
2021-02-13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0年10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评估报告中指出:“中共十分清楚,至少在东西方之间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和美国的战争将是灾难性的,不仅损害中国的总体利益,而且破坏其国内计划和北平政权的稳定”。该分析
A.准确预判了冷战的走向B.影响了中国的战略决策
C.夸大了美国的综合国力D.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2021-02-09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描绘的1962年8月柏林墙的场景:上边的横幅写着:“欢迎我们的太空英雄,波波维奇和尼古拉耶夫”,反映了赫鲁晓夫接见两位宇航员(发生于18日);下方的墙面上写着试图翻越柏林墙的东德青年费查被击毙(发生于17日)的文字:“此处一个18岁的青年遭东德警察射杀,一小时后失血过多身亡”。该漫画意在表明
A.东德民众向往西方优越生活B.苏联和东德忽视民生
C.外太空成为美苏争夺的核心D.东德森严戒守柏林墙
2021-02-0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冷战的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冷战的起源:大国对抗》《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长和平:冷战史考察》《冷战启示录)、《冷战的历史遗产》等。这些书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对冷战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冷战的某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自拟一个书名或直接采用材料中已有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50年代。因南斯拉夫、古巴承认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与两国断绝外交关系。1965年,埃及与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联邦德国为了报复,与以色列建交,导致一些阿拉伯国家与联邦德国断交。20世纪60年代,民主德国逐步得到巩固,国际上承认民主德国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联邦德国也希望谋求与经济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不愿充当“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的角色。196612月,联邦德国总理基辛格表示,要在谅解、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与一切国家保持关系。并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与东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提出了“新东方政策”的构想。联邦德国先后与承认民主德国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恢复了外交关系。19683月,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勃兰特明确提出联邦德国尊重欧洲现存边界,特别是波兰边界,东、西德国互不使用武力;承认民主德国,但两个德国之间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外国。这些主张被称为是“新东方政策”的雏形。196910月,勃兰特出任总理,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1970年,勃兰特与苏联签订了《莫斯科条约》,与波兰签订了《联邦德国和波兰相互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19735月,勃列日涅夫访问联邦德国,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定。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1949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材料三   学者卡尔·雅斯贝斯指出:“世界历史在时空上囊括全球。”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很多普遍史或世界史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无视甚至否认西欧北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欧洲中心论”无法解释全球各种复杂进程的演变,西方一系列历史学传统观念受到批判。

——摘编自董欣洁《全球史研究打破“欧洲中心论”》


(4)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注意论文题的归纳总结,角度的选择)
2021-0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的地区形势反映出
A.朝鲜半岛南北政权对峙的开始出现B.两极格局下的民族分裂
C.美苏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对峙与冲突D.冷战阴影下的民族和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