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爆发后,当朝鲜军队在苏联武器的装备下,横扫李承晚领导下的南朝鲜时,美国无法撒手不管,李承晚政府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美国岂能眼看着自己一手扶植起来且被联合国承认的合法政府将被一个共产党国家消灭而坐视不管。美国当时与南朝鲜的联盟关系,对美国介入战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军率美军仁川登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之后,杜鲁门政府决定向“三八线”以北推进,美国的目标由开始的“抵制侵略”变为“统一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美军挺进鸭绿江的计划严重受挫,惶恐撤退,导致汉城二度失守。在战争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杜鲁门政府不得不改变其要“统一朝鲜”的目标,以期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在历时三年之久,吞噬了150万条生命、致残250万人之后,朝鲜战争结束,而战争的结果又回到了三年前的原点。朝鲜战争是战后美国抵制共产主义所进行的第一次军事干预行动,它的失败暴露出战后逐渐演变出的遏制政策给美国在推行其全球战略时带来的困境。

——摘编自杜永新《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美国出兵朝鲜半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朝鲜战争带来的影响。
2020-12-08更新 | 151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二战后新成立的部分国家政权。这反映了
时间事件
1948年朝鲜半岛分别成立韩国、朝鲜两个政权。
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5年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后,越南南部成立与北部对峙的政府。
A.新兴民族国家的出现B.战后地区分离主义盛行
C.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D.大国博弈影响民族自决
3 . 下列关于德国的形势图出现于二战以后的是
A.B.
C.D.
4 . (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本国首都东柏林与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除了两国上层彼此不接触、不来往之外,民间接触也十分困难。“柏林墙”只有七个过境站,实际上阻断了东、西柏林及西柏林与民主德国其他地区的一切交通联系,使两国骨肉同胞相互不能正常往来,人口200多万的西柏林变成了一座“孤岛”。西柏林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也仅仅只借助于三条空中走廊、四条公路、四条铁路和三条水路……不少民主德国公民出于各种原因,冒着生命危险非法翻越“柏林墙”,逃到西柏林和联邦德国,逃亡流血事件经常发生。

——摘编自吴友法《“柏林墙”与德国的分裂和统一》

材料三   1989年东欧剧变为德国统一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美英法苏原占领国持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反对德国统一;法国提出有条件支持德国国家统一,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使统一后的德国融入欧洲,以此限制德国的强大。同英法不同,美国则支持德国统一,其前提是统一后的德国须承认德波边界现状,继续留在北约;而苏联要求统一后的德国退出北约,成为中立国家。面对美苏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对立立场,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凭着对德国统一历史机遇的责任心,加紧外交谈判,1990年7月在同时任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会晤时,在统一问题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990年9月12日,美英法苏外长和两德外长签署“4+2”条约,宣布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主权。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分裂历史由此结束。

——《德国:由主权统一到内部统一》


(1)指出图1中与德国疆域变化相关的条约名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重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2020-07-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中最为激烈的两场危机。在冷战的大战略中,美苏双方共同的出发点都是:尽可能不扩大或加深现有的危机,坚决不能把世界推向战争。所以,肯尼迪总统没有在柏林危机和导弹危机的紧要关头向苏联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克制。同样,赫鲁晓夫也没有在导弹危机的白热化时刻,选择向柏林采取行动。在激烈对抗的同时,美苏双方虽然都想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同时都在寻求和解的办法,力图避免事态的恶化,竭力避免走向核战争。双方冷战博弈的最终结果是美苏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相互妥协,维持原有的利益。

——白秀娟《美苏冷战博弈》


材料提供了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6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61年8月,民主德国约有260万人流入联邦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一种说法指出,西德政府特别是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东德公民的“逃亡潮”会促发东德境内发生骚乱,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平衡格局,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变成热战。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却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1989年出现的大量民主德国居民出走联邦德国,从而动摇了民主德国的根基。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写道:“(东德领导人)乌布里希请求我们支援劳动力。当然,我们应当给予帮助,但只能是一些辅助工,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柏林墙的立场可以解释为: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

——摘编自【德】博韦奇、【俄】菲利托夫《建造柏林墙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林墙事件的影响。

7 .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B.美苏“冷战”政策的产物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D.二战达成的协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