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谁如果破坏和平,或者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谁就得自己承担这种行为的全部后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弱,强调柏林已成为“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不能也绝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为所欲为此时,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8月13日,华约缔约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责西方制造紧张局势,建议东德当局立即堵塞西柏林边界(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当天晚上,民主德国政府秘密沿分界线,筑起高达3.6米的水泥墙。此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外界直呼为“柏林墙”。

材料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他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力主启动“星球大战”。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瑜倒塌(1989年)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统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两道“墙”,如下图

材料二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科索沃战争不仅给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二者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危机出现的背景以及科索沃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7-04-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七校(荆州中学、襄阳五中、襄阳四中等)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82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邀请比、卢、荷、法、美大使前往伦敦商讨处理德国问题。法、比、卢、荷四国对把德国纳入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以及恢复西部德国的主权身份持怀疑态度。英,美把继续保持对鲁尔的国际共管、同意法国从经济上吞并萨尔作为对法国的交换条件。考虑到无法通过分裂德国保障自己的安全,法国同意将法占区与英美双占区合并。

针对六国会议内容,苏联严格控制进入柏林的通道,以此来驱逐西方三国在柏林的存在并将其吞并到苏占区。六国会议对此作出了有力回击,公开宣称西德建国,将苏联排除鲁尔且拒绝赔款。618日西占区进行货币改革以终结通货膨胀和黑市。作为回应,苏联在623日引入了自己的货币并使其在整个柏林流通,西方进一步把西占区新马克引入西柏林。

苏联一面召集东欧国家发表《华沙宣言》,一面对柏林的水陆交通进行全面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正式爆发。

——摘编自王帅《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1-08-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6届高三卷中卷大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随着日本的投降,美国和苏联军队源源不断地开入朝鲜。为了军事上的方便起见,他们将北纬38度线定为其军事行动的分界线。同在德国一样,冷战的到来使分割朝鲜的这一临时分界线牢牢地固定下来。苏联人在他们的占领区建立了一个由共产主义新人民党控制的政权,美国人则在南方依赖说英语的朝鲜人,这些人通常都是保守的上层阶级的成员。1948年8月,“大韩民国”在南方宣告成立,由李承晚博士任总统。一个月后,朝鲜人也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首相

——摘编自冯东兴《美国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化政策的演变(1943—1960)》

材料二 1950年6月24日,(朝鲜)内战爆发了.第二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提出的要求立即停火、要求朝鲜军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的提案。6月27日,安理会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击退武装进攻、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于是,联合国在其短暂的历史上第一次决定使用武力,朝鲜战争很快打响。安理会的决定之所以能获得通过,仅仅是因为苏联为了抗议安理会不准共产党中国取代民族主义中国加入联合国而暂时拒绝参加安理会会议。到1951年年中时,很明显,整个战线已处于僵持状态。大规模的战斗逐渐停止了,停战谈判开始进行。经过两年激烈的、时常中断的谈判之后,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缔结了一个停战协定。协定的条款反映了军事上的僵持状态。南、朝鲜之间的分界线大体上仍与战前相同。

——摘编自曹普《“不期而遇”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影响及其启示。
2020-04-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2020年新时代NT抗疫联考(Ⅰ)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A.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B.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两极格局完全形成
2020-05-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创作于1949年的一组漫画《两国民众逐渐疏离》。该漫画较为正确的预见了
A.美国冷战政策对法德关系的影响
B.冷战背景下美苏关系的发展方向
C.朝鲜半岛由统一趋向朝韩的对立
D.两极格局下两德关系的发展轨迹
2019-03-08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10 . 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
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