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联合的欧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西欧六国经济增长率为5%,日本的高达11.2%,都高于美国的4.1%。70年代初,就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美国为24.36%,欧共体为20.12%;就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而言,美国为13.4%,日本为6.4%,欧共体为33.7%。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但一些新独立的亚洲国家首先提出要独立于大国集团之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启发下,铁托等人萌发了组织不结盟运动的想法。

材料三: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从宗旨到内容再到形式都有不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冲击的不同之处。
2 . 1967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
2022-06-22更新 | 7239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法国企图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但国民经济必须依赖美国,可是美国为了同苏联对抗加紧扶植德国,美国又以经济援助为筹码对法国诱压兼施,法国只能放弃对德国的强硬态度。戴高乐作为战后法国卓越的领导人,认为法德关系是法国欧洲政策的基础与核心,不管对德国感情如何,法德和解是必须正视的一个客观现实。戴高乐重新执政时决定进一步发展法德和解与合作,他从摆脱美国控制与确立法国大国地位的战略角度出发精心设计了法德合作,首先,建立法德联盟;其次,发展由六国组成的欧共体并将其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欧洲;从而最终实现他所设想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

——摘编自赵箭《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德法两国在和解的过程中,作为受害方的法国,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民众,都表现出了摒弃前嫌的胸襟,接受德国的主动认错和示好,从而化解了历史恩怨,达成和解。而从法国的原谅开始,其他国家也渐渐愿意接受和谅解德国,从而为德法发展经济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德法由和解走向合作,找到利益契合点,探索冷战格局下欧洲国家的出路,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使双方渐渐尝到了合作的甜头,并且也为欧洲其他国家做了表率,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参与进“合作大潮”之中,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编自王梦圆、刘思家等《德法和解对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法德和解”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和解”的历史影响。
2022-05-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二)历史试题
4 . 2003年1月,欧洲议会就是否支持英国对伊拉克动武进行辩论、投票,法、德两国要求一切可能和平解决危机,其主张获281票支持,209票反对。会后,英、意、葡等欧盟5个和东欧3个入盟候选国领导人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坚决支持美国对伊战争。由此可知
A.欧美联盟关系裂痕凸显B.英国脱欧倾向初露端倪
C.美国极力操控欧洲议会D.法德两国主宰欧盟事务
2021-12-27更新 | 4357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子。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万民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美】斯塔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里传播。但是,拿破仑也压迫被征服地区,引起当地人的不满。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

材料三   1914-1945年,欧洲经历了历史上最可怕的噩梦,欧洲文明几乎被摧毁。要恢复欧洲经济以及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只有一个途径一一组建超国家联合体。“我们必须建设欧罗巴合众国!”丘吉尔在1946年苏黎世一次令人难忘的演讲中表态说。两年后,丘吉尔参加的在海牙举办的历史性会议取得了成功。这次会议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750名代表参会,包括康德拉·阿登纳等政治家。从那时起,欧洲的政治和外交精英开始将欧洲大陆的未来与欧洲统一联系在一起。

——【西】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法律适用范围的角度,概括《十二铜表法》到《万国法》的变化之处,并指出《万国法》能实现“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拿破仑通过战争向欧洲传播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概括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组建“超国家联合体”的努力。并从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角度,分析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
2021-12-17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的一段讲话中提到:“从经济状况和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由此可知
A.美、苏关系将走向缓和B.世界多极力量正在不断成长
C.美国放弃独霸世界野心D.世界银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2021-06-21更新 | 41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班历史试题(六)
7 . 1973年4月,基辛格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但欧洲盟国对此反应冷漠。1973年9月,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东京回合谈判中,欧洲九国声称如果美国不确定能保护世界贸易的货币体系,西欧将不会实现其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现象
A.说明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抵制
B.根源于欧洲联盟建立后经济政治实力的崛起
C.体现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新一轮变动的出现
D.调整了美国与西欧之间既定的国际权益结构
2021-05-10更新 | 875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