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谋求经济大国地位
2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0次组卷 | 6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90年代——日本《日本还要说“不”》的书中说:“今后文明的主宰者将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势力日本必须在历史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她将与浩瀚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的另一核心。”此观点反映了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日本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D.日本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4 . 1956年10月,日方不顾美国阻挠,与苏联达成协议,结束了两国战争状态,恢复了双方外交关系。1957年6月下旬,日本首相岸信介访问美国,强调“日美新的关系应当是两国之间友好、伙伴的关系”,要求重新研究日美安保条约。可见,当时的日本
A.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B.联合苏联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倾向D.确立谋求政治大国战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为顺差,-为逆差)
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B.日本和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6 . 1978年11月,大平正芳在日本自民党总裁竞选中,明确地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我们必须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同地球上所有国家协作。当然……特别关照太平洋地区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日美同盟版图不断扩大
C.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D.日本欲建亚太经合组织
7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极力鼓吹“日本模式”,强调文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其主要意图是
A.防止美国势力渗透B.弘扬日本传统文化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助力军国主义复活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2年《旧金山媾和条约》生效,美日战略同盟形成,日本恢复独立。但是“不是完全的独立,而是从属于美国的独立”。无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经济、意识形态领域,日本都需要借助美国的支持。进入70年代末,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美元,相当于西德和英国的综合。日本的科学技术发展也很快,在许多领域对美国提出挑战。1971年,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达32亿美元。日本对美国“经济从属性基本消失,而政治独立性则增强了”。美国政府要求日本出口美国的商品,特别是汽车出口实行“自动限制”。这一行为引起了日本朝野的不满。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进入80年代,美日联合声明首次肯定日美“同盟”,宣布两国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平等伙伴关系”。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原因。
9 . 历史学者黄安年认为,在1969一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雅尔塔体系下美苏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据此可知
A.美国实力削弱加速了国际格局瓦解B.欧洲的联合改变了美苏关系走向
C.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D.第三世界崛起推动国际格局突变
10 . 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日本的经济力量比苏联的军事力量对美国的安全有威胁”,部分日本人把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存在形容为“看家狗简直变成了疯狗”。美日民众的观点反映了
A.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日本挑战美国国际地位
C.日美同盟失去存在基础D.经济竞争影响国民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