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近现代中国学者陈先达指出:“苏联失败不仅失之在制,而且失之在治。……苏共内特权阶层的形成,使其脱离群众,人心丧失。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鼓吹新思维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显苏共治理无方。”可见,该学者认为苏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共治理国家能力较差B.西方的和平演变
C.斯大林体制弊端无法纠正D.戈氏改革的失败
2 . “冷战”持续了40多年,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美苏在国家大战略方面相互对立,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与此同时,双方在具体实施雅尔塔作系各项协定的过程中,在许多主要问题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与对抗。于是,冷战就在美苏之间不断的逐渐强硬的敌对互动之中爆发了。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党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又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等

材料三   冷战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各个大国要对付生产发展速度的变化、技术创新、国际形势的变迁,这些发展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所能控制的。用俾斯麦的名言来解释,那就是需要在“时间的河流”上旅行。行程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盛顿、莫斯科、东京、北京和欧洲各个政府的智慧。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美苏冷战爆发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美苏在实施雅尔塔体系过程中产生重大分歧与对抗的一个典型事例。
(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指出美苏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列举当今中国为应对国际形势贡献的“中国智慧”。
3 . 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
A.苏联解体
B.欧盟的成立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
4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两极格局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C.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6 .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2016-12-13更新 | 329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郴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7 .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苏联宣布解体。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
A.欧洲开始走向联合B.社会主义从理论实践的破产
C.世界多极化开始出现D.两极格局结束
8 . 下列各项对苏联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B.戈尔巴乔夫应对苏联的解体承担责任
C.改革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D.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不适合俄罗斯
2016-11-18更新 | 3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0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段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