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高校世界史教材中部分内容的子目。该部分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B.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和冷战局面的形成
C.旧国际格局的动摇和美苏争霸的演变D.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
2022-06-26更新 | 355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六模历史试题
2 . 20世纪末,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要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世界两极对峙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美军都及时援助欧洲民主国家,使得欧洲不至于被独裁专制的一方霸占。这些时候,美国得到的是欧洲各国的衷心拥护。“二战”之后,美国在多处发动战争,又在欧洲长期驻军,虽然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建了遭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美国并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处处都有“丑陋的美国人”的评价。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理想的领袖国家,是王道和霸道的融合。王道是以仁政为本,近悦远来,也就是说,愿意不愿意接受这个大国的领导,完全由各国自己决定,大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赢得别人的支持——这是王道。行霸道的国家依仗自己的武力获得领导权,不能长久赢得人心。

——摘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据材料信息,围绕“大国崛起”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0-04-1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使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A.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C.世界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D.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2018-04-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美国亚瑟莱维特公共事务中心1993—2012年就“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反映了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1993(%)2004(%)2008(%)2012(%)
非常敌对32.217.86.3
中立态度294825.330.8
相当友好55.517.83.723.3
很难回答32.80.41.7

A.试图化解与美国的根本分歧
B.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
C.认识到北约军事威胁的减弱
D.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

6 . 材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20世纪是个极端的年代,“这个世纪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他创造性的提出“短促20世纪”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大灾难时期、黄金年代和“天崩地裂”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初)。

英国哲学家伯林:“我的一生——我一定得这么说一句——历经20世纪,却不曾遭逢个人苦难。然而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却是西方史上最可怕的一个世纪。”

西班牙人类学家巴诺哈:“在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安安静静地生、幼、老、死,走过一生,没有任何重大冒险患难——与20世纪的真实事迹……人类经历的种种恐怖事件之间,有着极为强烈显著的矛盾对比。”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

7 . 巴黎公社在历史上昙花一现;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实践者,但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最终在1991年解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出现“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B.未建立强有力的政权
C.生产关系影响的结果D.国际敌对力量的破坏
2017-04-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冲刺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8 .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这说明
A.苏联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苏联全面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D.苏联开始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
2016-11-18更新 | 6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卷(文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