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

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有何不同。
2 . 在后冷战时代的西方世界,美、欧、8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放眼世界,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二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这表明冷战结束后
A.西方势力的扩张加快B.东欧等地持续动荡
C.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D.战争风险大大降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边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第八章”(最后一章)的目录。这一“目录”揭示出“面对21世纪”的世界
A.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B.呈现出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C.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入
D.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2021-06-07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国际权力结构”研究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利亚与其说是美国衰落了,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纷纷崛起,而美国仍然有机会通过合作来领导和塑造世界.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美国的单极时代只是昙花一现,未来是“混乱而危险的无极时代”.
中国学者杨洁勉的《大体系:多极格局的新组合》从主权国家行为体和其他行为体的交错关系论述了国际格局的多层次体系

这些观点说明
A.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必定下降B.国际格局将进入无序转型期
C.新兴力量促使国际权力东移D.国际政治权力的分散化趋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形成了雅尔塔秩序,美苏两大战胜国成为新世界秩序的主宰,并按照自己的利益划分了世界范围,但东西方冷战很快成为此后近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今天看来,虽然冷战时期在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进行了残酷的局部战争,但世界秩序相对稳定。究其原因,除了核平衡的形成阻止了美苏之间直接诉诸武力解决争端的冲动之外,其它因素的存在也修正了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为世界秩序增加了新的稳定力量。

——摘编自刘德斌《世界秩序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取向》

材料二     冷战后,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和地区格局正加速调整、演变。近年来,西方的传统优势地位被打破,非西方国家的影响不断扩大,国际格局出现东升西降趋势。亚太地区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亚太拥有世界40%的人口、55%的经济总量和44%的贸易总量,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各主要力量普遍视亚太地区为赢得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先机的关键,纷纷加大对亚太的关注和投入,给地区形势和国际关系带来新的复杂因素。

——摘编自徐步《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几点看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世界秩序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冷战后国际关系面临深刻调整的原因,并指出亚太地区地位提升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6 . 1993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亚洲政策纲要》。法国也提出亚洲是其外交的“新边界”。欧盟委员会的《对亚洲的新战略》,强调欧盟与亚洲关系现代化的重要性。上述一系列活动反映出
A.两极格局正在走向瓦解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
C.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21-05-2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7 . 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举行第四次会议,有75国参加。会议要求发展中国家从掌握自然资源主权和确定原料价格着手,发展国民经济。到1995年,参加不结盟卡塔赫纳会议的国家已达113个,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不结盟运动
A.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B.体现了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C.顺应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D.改变了“冷战”的国际形势
8 . 1919年美国科学精英倡导"以学术为业",学术不应卷入政治,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促进美国科学研究事业发展。2018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中国科技威胁论白皮书》,并在美国科学界掀起大规模的涉外清查运动。这一变化说明美国
A.意识形态主导政府外交活动B.科学逐渐沦为政府的附庸
C.科学技术发展受到巨大威胁D.霸凌外交被世界各国抵制
2021-05-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近年来,在伊核问题上西方大国反对美国退约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力排美国干扰、欧盟多国反对美国在北约军费问题上的霸凌;另一方面,在对俄罗斯的集体制裁、对中国南海、统一和人权问题上西方大国积极配合美国充马前卒。西方大国的上述行为
A.表明区域集团联合是世界的潮流B.使经济全球化面临着诸多困境
C.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说明多极化还未形成稳定格局
10 .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权力更加分散。据此可知
A.国际关系新秩序已经建立B.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主导力量D.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2021-05-17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 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