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金砖国家成立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21年,金砖国家之间贸易额比2006年增加300%,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同时,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占比约世界总量的40%。这一趋势的发展(     
A.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实现振兴B.使金砖国家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C.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D.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美国的国际秩序观

基本内容美国态度中国态度
国际政治秩序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盟友体系(军事战略)
人权高于主权(价值理念)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当代国际政治秩序,基本原则如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等。
国际经济秩序自由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奥巴马认为“中国正想要给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地区确立规则”,“我们应该来书写规则,我们应该来定义游戏规则”。为此,要推动高门槛的贸易协议安排,如TPP以及TTIP等。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勾勒出“我们VS你们”的语境,宣布美国退出TPP、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要与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权重成正比;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一个创新、活力、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增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等。

——摘自赵磊《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9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二战后﹐“拉丁美洲思想家们的志向,是和他们的亚非兄弟日益紧密地共同行动。穷国或穷洲没有力量单枪匹马地解决它们的问题,但通过合作,它们有可能克服自己的软弱和贫困。"而亚非拉人民则从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两条战线上开展了世界性经济发展运动。材料反映出(     
A.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缓和了世界矛盾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
C.第三世界崛起利于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D.世界多极化日益依赖于经济全球化进程
4 . 1999年12月,二十国集团在德国柏林成立,其宗旨是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等重要问题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的对话,……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国家提供一个共商当前国际经济问题的平台。据此可知(     
A.发展问题成为所有国家的共识B.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提上日程
C.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有效遏制D.多边主义已经取代了单边主义
2022-08-2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5 . 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而中、俄反对态度鲜明,法、德(主张对伊拉克进行核武器审查)立场出人意料地强硬,法、俄甚至扬言不惜使用否决权。最终,美国也未能如愿以偿地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兵。材料说明(     
A.美国霸权主义已经衰落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裂痕
C.多极化有利于制约单边主义D.当今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2022-07-28更新 | 516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们首先见证的是一种霸权治理的方式,也即一个国家依靠其压倒性的权力优势,在不对其他国家实施直接统治的前提下,支配其他国家的政策,建立霸权秩序。不过,这一霸权治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国际社会需要思考一个后霸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英】巴里·布攒《一个没有超级大国的世界秩序:去中心化的全球化》

材料二   世纪换千后,人类面临众多的共同挑战和世界治理难题。2015年,习近平主席系统阐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明确指出其统摄了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这“五种维度”的内容,即在政治维度上各国应形成公正协商的伙伴关系、在安全维度上各国需共筑良性互动的协和格局、在经济维度上各国应统筹开放包容的共赢发展、在文化维度上各国应促成多元共存的文明融通、在生态维度上各国共建绿色发展的治理体系。

——摘编自郭云泽《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后霸权治理模式“难以为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2022-07-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权力是一切政治行动的要素,国际权力中心即国际政治的中心地带。而国家和地区本身具有的实力是其成为中心地带的核心要素。具体而言,世界权力中心主要包括物质性力量和文化力量(软实力)两方面力量标准。随着力量的此消彼长,国际权力中心也在不断进行演变,近代以来先后经历了欧洲一美国和苏联一以美国为中心并逐渐拓展至全球的演变历程。近代以来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也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摘编自邓昕《近代以来国际权力中心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94年,美国政府发表的《国家参与和扩展战略》提出了“国家参与和扩展”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制度,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世界民主自由力量的战略目标。这反映出(     
A.美国依然坚持冷战思维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C.市场经济成为全球共识D.意识形态对峙进一步强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21世纪初期,一个长期争执不休的话题激化了:哪一种极的分布类型——单极、两极或多极——最能够防止大规模战争?……一种解释坚持认为,当一个霸权国家获得足够的权力来威慑其他国家的扩张野心时,和平将降临。……相反,第二种思想流派认为,两极体系是最稳定的。……第三种思想流派认为,在多极体系中,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最少。

——(美)查尔斯·W·凯格利:《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


材料中有3种流派的观点,挑选出最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立场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022-07-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初期,联合国奉行“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享有一票否决权。在联合国成立的最初10年,苏联使用了80次否决权(至苏联解体前共使用110次);美国于1970年首次使用否决权,截至2019年3月共使用81次;英法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使用否决权的次数也开始上升。这一现象(     
A.表明联合国具有帝国主义的强权色彩B.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C.反映出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抗与变化D.破坏了战后国际和平与世界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