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全球趋势报告2040: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指出,“未来二十年,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来源将进一步演变。……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所有地区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各类行为体将依据自身利益,竞相塑造国际体系”。这反映出
A.多极化格局尚在形成中B.国际关系超越意识形态
C.和平共处成为各国共识D.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依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到2003年其快速反应部队建成;日本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也注重与亚洲各国建立密切联系;苏联解体到2000年以来,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这些史实表明
A.国际局势日趋紧张B.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美国霸权主义破产D.一超多强局面已确立
3 . 20世纪东西方关系是决定人类安全的一对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315日,德军占领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奏响了序曲。415日,英法苏三国开始谈判。谈判中英法两国不愿意承担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军事援助义务,只想让苏联承担波兰、罗马尼亚的援助义务。822日晚,英法苏谈判破裂。823日中午,纳粹德国外长抵达莫斯科。

——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现代卷》等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召开的会议中,美苏英三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没有原则性分歧,但在赔偿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问题上争论不休。苏联要求德国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归苏联。丘吉尔认为苏联要得到的赔款数目是异想天开。罗斯福的立场不明确,但同时认为不应该使德国人挨饿。最后,三国就德国赔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协议。

——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冷战思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国际政治中以权势政治,甚至极端权势至上的眼界和立场来看待和对待国际事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表现为:追求绝对安全,而非满足于相对安全;不能或不愿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利益、情感和安全担忧;以“自现预言”的方式制造敌人和对敌战略规划;用“挑战史”和“谋霸史”来牵强地附会当今和未来。

——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英法苏三国开始谈判”的主要背景,概述“英法苏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直接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写出“在克里米亚召开”的国际会议名称、时间。根据美苏英三国“没有达成一致”的提示,简述该国际会议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两极格局解体后体现美国“冷战思维”的国际事件一例。指出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突破“冷战思维”所进行的外交政策调整,并提炼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大国关系框架的基本诉求。
2022-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领导权和全球战争的长周期(1494-2020年)

——摘编自(美)香农等《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

材料二   通过掌控国际规则整合力量和优势,是美国不同于以往帝国或霸主国的治理方式。尽管自罗马帝国到英帝国,历史上的世界或地区霸主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制度移植等手段进行常理,但广泛地运用规则主导权构建覆盖全球范围的制度网络,却始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以往世界大国所确立的霸权地位与国际规则之间的共生性和从中获益都远不及二战后的美国。

——摘编自高程《从规则视角看美国重构国际秩序的战略调整》

材料三   那些预言在目前局势下保持平衡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在1648年建立的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个体系中的所有国家都分享着它们所认定的一种共同的欧洲文化。而今天的全球政治是和多文明化一样的多极化,法国、俄国、中国在挑战美国霸权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文化的差异使他们难以组织一个有效的联盟去反对美国的霸权。

——摘编自(美)塞缪尔《全球战争与和平的前景或一超多极世界的转变》


(1)对材料一的图中的信息加以解读。
(2)分析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二战后的美国“不同于以往帝国或霸主国的治理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前景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柏林墙倒塌20年后,保加利亚学者伊万·克拉斯特夫指出,“民主的胜利产生了自相矛盾的结果”,人们对现实存在的民主政体的不满日益增长,并且人们越来越感到民主大厦的内部存在问题。这反映出
A.苏东剧变的真实原因B.多极化开始挑战西方影响
C.西方霸权地位的丧失D.人们对西方民主有所反思
6 . 下边是有关2007年1月日本正式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漫画。这反映出,日本
A.军国主义已经死灰复燃B.加强了对外的军事扩张
C.企图谋求世界大国地位D.不再反思二战失败教训
2022-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87 年,欧共体与里约集团举行了首届外长会议,至今已举行了14届;1997年,法、德、俄三国决定建立年度首脑会晤制度,后成为常态;2001年,东盟建立起同中、日、韩的“10+3”合作机制。这有助于
A.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B.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消除美国霸权主义的扩张D.弥平区域经济发展的裂痕
8 . 1989年。东欧剧变发生。1990年,统一后的德国继续留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苏联解体,199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吸纳为会员。实现第一次东扩。据此可知
A.战后世界局势日趋紧张B.世界力量出现了分化重组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欧洲从分裂走向自主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目的是协调内外政策。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常邀请俄罗斯参加会议,形成了“7+1”模式。这反映出(       
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仍在B.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南北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2015年3月,英国不顾美国的阻拦,宣布加入亚投行,成为重要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美国退出TPP后,2018年3月,在日本的主导下,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墨西哥等11国代表签署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反映了当今(   
A.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主体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逆经济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
2022-05-07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