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意识形态冲突已告终结,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于是自由民主成为“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这一观点形成的背景是
A.二战结束B.“北约”建立C.欧共体建立D.苏联解体
2021-01-0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人教版)-新课练10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西南部,其中80%是亚美尼亚人,基督教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基石。而伊斯兰教是阿塞拜疆国内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由于苏联实行的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轨道,再加上几十年来长期被压制的民族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此时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1990年从1月14日至20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巴库出现多次民族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14、15、16号,共有56人死亡和多人受伤。苏联政府在声明中表示,如果动乱继续发展下去,全国局势将受到影响。按照阿塞拜疆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截至1月底,该共和国由于罢工造成的损失约为2.5亿卢布,骚乱使20万人沦为难民。直到苏联解体之前,纳卡地区的民族冲突仍然不断,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甚至爆发了战争。

     ——摘编自卢伟《前苏联民族矛盾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带来的影响。
3 .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从苏联改革的角度说:“苏联的解体从本质上讲是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始终没有跳出那个让人痛苦的怪圈。”这个“怪圈”是指(     
A.农业问题严重B.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C.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D.目标脱离实际
2022-08-13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
(1)原因:根本原因:________的束缚(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现实原因:________改革: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2)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2022-06-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政治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建设没有搞好”"。经济没有搞好与苏联政局剧变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建设没有搞好”,“会使人们在政治上得出及其危险的结论”。这种观点可以更好的说明
A.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很有必要
B.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路线出了问题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
D.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是苏联解体的一个很次要的因素
2021-02-05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所学知识,谈一谈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材料三   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材料四   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两幅图片各反映的什么事件?其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解体对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5-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给新中国经济、政治、军事上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欧洲、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4)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原因:

近来美国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透露了美国政府曾采取攻心为上的软战争策略,动摇前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成功地诱导了前苏联的制度解体。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0 . 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原 因比 例
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52.7%
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45.7%
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41%
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37%
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29.9%
其他2.2%
不知道,不好说4.9%

A.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
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
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