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国家的兴衰和力量消长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其中包含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吸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1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油画)

图2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三 正清: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周恩来: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哪些具体政治制度来巩固统治?近代的哪历史事件最后结束了秦朝所建立的政体?
(2)材料二中的图1场景与近代次中日战争直接有关,这次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图2反映的场景是在哪年?它首次实践了什么伟大构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费正清所说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4)材料四中图1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何在?图2中镰刀斧头图案的破碎象征什么?它对当今的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8-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给新中国经济、政治、军事上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欧洲、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4)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