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从苏联改革的角度说:“苏联的解体从本质上讲是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始终没有跳出那个让人痛苦的怪圈。”这个“怪圈”是指(     
A.农业问题严重B.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C.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D.目标脱离实际
2022-08-13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经过20世纪70年代加剧与西方国家的对抗及长期争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不堪重负。为此,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外交政策的“新思维”,对外谋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其也把着眼点放在了美国。里根政府上台时,美国国内财政经济困难,而“伊朗门”事件的发生更损坏了里根政府的信誉和里根作为一个“坚强领导者”的形象。为摆脱政治上的不利局面,里根政府需要从外交方面入手,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苏联改革和实行“新思维”之机,促使苏联做出更多让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提出政治上的“公开性”与“民主化”,这使得美国及西方盟国认识到它不仅为改变东西方关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而且为西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对苏“和平演变”打开了大门。美苏双方进行了裁军,签订中导条约,基本达成和接受了军备控制、地区冲突、人权问题和双边关系的四项议程。自1985年到1991年,美苏双方举行5次最高级会晤,30轮会谈,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就有6次。

——摘编自吕树峰《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的新缓和》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影响。
2022-07-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俄罗斯作家A西奇金.JA谢列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浏览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就会感到仿佛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荣光、戏谑俄罗斯悲痛的世界。”据此可知(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积重难返
B.西方和平演变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C.苏联民众正在丧失民族自信
D.苏联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成就甚微
2022-07-12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总潮流,形成了新的世界统一的大市场。这主要是因为(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C.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1年以苏东剧变为标志,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国都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12月25日,苏联的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向西方谋求大量财政援助的幻想破灭后,“唯有自救”的呼声在俄罗斯日益强烈。1993年叶利钦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反对北约东扩,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俄罗斯还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是哪一年建立的。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为解决面临的重重困难,俄罗斯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06-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

材料三   



(1)对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苏联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了根本方向性错误,导致了苏联解体。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1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讲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欧洲。在战争中没落的大英帝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对于在自己身边出现的日益强大的苏联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他们十分担心贫困、寒冷和饥饿会引发欧洲的“革命”,并认为“虎视眈眈”的苏联正在等待这一时机。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很多言行和政策选择,不但没有消除美国和西方的不信任感,反而助长了他们对苏联的战略性疑虑。美苏之间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致使双方的战略互疑不断升级,美国重返欧洲与苏联形成对抗。

——摘编自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材料二   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

时期国民收入工业农业
1966-19707.78.44.2
1971-19756.37.40.5
1976-19804.34.41.7
1981-1985333.61

——摘编自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材料三   苏联同美国军费开支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军费国内生产总值
苏联美国苏联美国
1985277025802118040540
1986287028002250042780
1987303028802348045440
1988319029302507049080
1989303030402648052670
1990292030602660055630
1991260028002531057410

——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1)材料一中,作者强调什么因素引发了冷战?
(2)据材料二,说明苏联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3)分析说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冷战进程的联系。
2022-06-0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讲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8 .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914年,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圣彼得堡旧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改名为彼得格勒折射出苏德紧张
B.改名为列宁格勒体现苏联经济的发展
C.圣彼得堡是理解俄罗斯的桥梁
D.恢复为圣彼得堡表明苏联时代的结束
2022-03-17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市昆明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988年,苏联一份报纸刊登了一名普通的苏共党员尼娜·安德烈耶娃的来信,信中批评了社会上一股股别有用心的“反思历史思潮”。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反击文章,把尼娜·安德烈耶娃称为“改革的敌人,党的权贵代表”。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学术争论被严重政治化B.苏共党内孕育着分裂的危机
C.思想僵化阻碍改革进程D.“新思潮”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10 . 决定苏联命运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美国的政策,不是苏联中央与俄罗斯的矛盾,也不是苏联与其他加盟共和国间紧张的关系,而是苏联内部两个最大的共和国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材料意在强调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
A.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加盟共和国的体制不稳定
C.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尖锐D.美苏两极格局的崩溃所致
2021-04-12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