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一些西方学者把从1450年到1750年之间的历史称为全球历史中的“早期现代阶段”。这一时期,中国虽然在大陆性集权君主制度的形式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缺乏持续性的世界竞争意识。导致中国缺乏持续性的世界竞争意识的根源是(     
A.地理环境B.君主专制C.自然经济D.纲常伦理
2 .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1)贸易通道:____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
(2)商贸特点:____是中国古代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清时期,严格规定朝贡贸易。
(3)对外贸易管理:唐宋时期,官府设置____掌管对外贸易。
(4)商业贸易的作用: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工匠精神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2-09-24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单元复习0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选择性必修2)
4 . 汉代到清代,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A.体现礼法结合特点B.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
C.主要发挥政治功能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指出两城在城市功能上的相同点和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2-09-11更新 | 2047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2)
6 . 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据此可推知(     
A.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B.汉代民间冶铁作坊发展迅速
C.汉政府重视官营手工业发展D.汉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步
7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145次组卷 | 7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孝宗时,“楮(会子)未至于轻(贬值)也,而已虑其轻,多出金银以收之楮未至于多也,而已虑其多,更不增见在(发行量)之数”。淳熙七年时,“会子与见钱等(值)”,“民间尤以会子为便”。材料说明南宋(     
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纸币发行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C.纸币制造技术成熟D.政府对纸币发行的管理有效
9 . 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       
A.市场经济开始占据主要地位B.城市出现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
C.城中之“市”突破时空限制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10 . 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再后扩展到欧洲、非洲。下列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
B.对外贸易发展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
C.清朝政府始终厉行海禁禁止官民出海
D.中国四大发明不断向外传播惠及世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