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为防御匈奴,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定都长安,进行大规模的都城营建,将天下豪族迁往关中,并募民居之,总数达到200万以上;同时重视技术推广和水利兴修,晋西南乃至内蒙等地得到充分垦辟,森林、草地大面积消失了,代之的是农牧业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至汉末王莽擅权,对内举措乖张,对外重开边衅,社会动荡,失去水利灌溉的农垦区逐步沙化……唐代也类似于西汉,唐前期在关中地区广修渠道,开荒耕种,到玄宗天宝年间,黄土高原人口已达1015万。然安史之乱关中遭叛军蹂躏,国内藩镇军阀叛服不常,境外吐蕃等民族时相攻击使得高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黄河”也正式作为专名见之于史籍。在唐以后一千余年中,由于后继王朝持续放任贫民滥伐滥垦,加以战乱的破坏,终于使得黄土高原沦为生态环境恶劣,低产贫困的地区。

——摘编自朱士光《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开始,西北地区连续遭受一系列天灾人祸。尤其1928—1930年大旱灾及战乱,使得关中地区的流亡人口占到灾前50%左右,总耕地面积荒弃了2/3。经济结构也随着生态环境的巨变而发生重大改变,灾荒使农民变得一无所有,贫困家庭都廉价变卖产业以苟延性命,以土地为典押的赁贷方式在灾区普遍流行。农民竞相廉价典押或者出卖土地,“灾荒前后的地权,往往转移甚剧,至灾后很多土地集中于地主之手”,自耕农比例由此前的80%下降到灾后的不足50%。整个农村阶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地主和农民围绕着土地展开激烈的斗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剥夺地主多余的土地……析产分居而形成的小家庭制在关中开始盛行起来,到1937年关中地区平均每一农户家庭人数比1927年要少1.16人,这种小家庭制又冲击传统的宗法社会和集体村社的限制。

——根据郑磊《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唐定都长安的原因,简要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关中地区产生的社会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时,户籍制度已大体形成,其中千里王畿之内的习民数制度是周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王权对其所辖领地享有无限的权力,王畿之内的劳动者是天子可以直接役使与剥夺劳动的对象,也是王权巩固的基础。

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在两汉时期,口赋(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和算赋(成年男女的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摇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凡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的民户,都称为编户。政权还进行严密的户口登记的查验工作,规定每人必须著名户籍,防止入户脱籍。这一制度一直被历代封建王朝继承。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失去土地的农民因无法承受原来的租调负担而纷纷逃亡,唐德宗时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到明洪武年间,封建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整理的结果被编制为鱼鳞图册,这是中国历史上地籍的正式独立。清康熙帝在1712年发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上谕,使人丁与钱粮脱钩,丁税与户籍分离。

——摘自吴昆《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

材料二 20世纪,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实施,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藉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唐以后,整个社会资源开始了打破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富民”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则丧失了土地财富,成为贫苦者。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量。

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处于转型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性。社会上既存在着古老的地主阶级和佃农阶级及传统社会的自耕农、商人、手工业者阶层,也有残余的奴婢、半奴婢阶层;既有演变中的古代的阶级和等级,又产生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裂变的同时,也进行着阶级改组,知识阶层、工商阶层、军人阶层已开始成长为新型的社会集团。传统的组织不断演化,新的社会群体激增,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已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元性表现在社会区域内,是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二元格局出现并愈益明显,一方面,沿海与城市现代性日渐凸显,而另一方面,内地与农村保留着传统,踯躅不前。

——摘编自栾爽《震荡与冲突: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唐以后“富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古今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   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中这一耕作形式“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康熙十八年达1.6亿,至乾隆末,突破3亿。“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雍正元年,帝下令:“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帝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   在我国整个近代时期,园艺作物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闽粤地区的荔枝、柑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近代时期,纺织原料棉花的栽培,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展。中国是油料作物大豆的原产地,20世纪初占世界产量的80%,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北。抗战时期,大豆产量下降了11%。19世纪末,种植相当广泛的染料作物蓝靛,因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但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中国近代农业生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近代农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近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2018-06-09更新 | 7914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长达一百五十余年,清朝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日趋保守,一代不如一代。政府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一级蚕丝也不准出口。以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操纵、垄断进出口贸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颁布《防夷五事》,嘉庆十四年(1809年)又宣布《民夷交易章程》,道光十ー年(1831年)有《防范夷人章程》的修订,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有《防范夷人章程》的修订,等等。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1843年,中英双方协商,确定了新的进出口税率,中国被迫将鸦片战争前的税率进行大幅度的削减,使各货税率大体相当于5%。西方商品进入中国的通商口岸几乎不存在任何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西方人评论说:“鸦片战争后,没有任何事物防阻一个外国人…在上海卸下一船棉花。”

——据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十三行,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唯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它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

——朱希祖著《广东十三行考》

材料二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该公司仍然继续拥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直至1834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斯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查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媾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

——据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三行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别体现的经济思想,概括指出与十三行相比,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人团体的兴起是明清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地缘关系组合而成的商帮和以业缘关系组合而成的行会等组织具有很多的经济功能。以行会为例,通过统一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限制作坊开设的规模和地点,统一工资等手段来限制同行竞争。明清时期的商人组织承担着市场交易中所需的信用与保证功能,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对市场交易进行规范。商人组织还经常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市场价格、政府政策等信息并由此获利。一些商人组织规定,会员间及会员与其它商人组织间在工商业上发生纠纷时,须交由董事仲裁;如遇重大事情,便召集全体会员来共同评判,给出的处理意见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当时的商人组织在同政府的博弈中通过同盟抵制和抗争等手段,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摘编自杨海滨、杜佳《明清商人组织与市场网络》等

材料二商会是清末新政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工商业社团。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谕令在全国各省各埠设立商会,后来逐渐形成了总会、分会与会所的三级组织体制。据统计,苏州商务总会的首届会员多达40个行帮1056户;天津商务总会1905年入会者有32行581家。商会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商部规定:“如遇需索留难等事,倘有阻碍,该董事尽可直言指报,由商会处送交司务厅严办。”商会的内部构造一般由各业行会和新式企业的代表组成,处于领袖地位并能左右会务活动的主要是新式企业代表。商会开会时“务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各商如有条陈,尽可各抒议论,稗择善以从,不得稍持成见。”上海商务总会规定,表决时“以可否孰多之敷为准……倘事不便言明者,可用机密投简法。”到1912年,商会覆盖了除内蒙和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区。在抵制美货、挽回利权、国会请愿、兴办教育等活动中,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人团体兴起的原因。并指出商人团体的经济功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商会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