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与租庸调制相比较,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0-10-14更新 | 978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9-01-30更新 | 137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的出现
2021-09-01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022-04-02更新 | 123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019-04-23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我国明清时期东南沿海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示意图。对示意图中居民的职业结构解析正确的是:
A.是国家实行重商政策的结果B.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秩序的稳定
C.说明了明清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D.反映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D.儒家的义利观念逐渐被社会抛弃
8 .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善于积累经验
D.提倡精耕细作
2019-04-16更新 | 561次组卷 | 57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金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馨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A.外国贡品
B.民间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019-08-22更新 | 41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