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土润暑(指暑湿之气),大雨时行,烧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动物性肥料的严重不足
C.劳动人民的勤劳本质D.农业上重视适时耕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6-11-27更新 | 2133次组卷 | 5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朝官员在《虔台倭纂》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2016-11-27更新 | 89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一中高一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长期推行
D.传统科技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6-11-27更新 | 200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中国的田赋和商税(1776年—1911年)数据表,从中可以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年代田赋工商税总额
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177642771300731593020027
184242293282761303058924
1885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51999675446632310056
190357269194389214342262
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丧失主导地位B.民族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经济政策由抑商向重商转变
2016-09-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年安徽黄山屯溪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行业组织曾一度空前发展。在“行”的数目上,曾发展到440行。如北宋后期的开封城内,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种行业。这些行业组织的发展
A.反映商业环境的变动
B.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
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扭转了北方经济颓势
9 .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农耕技术革命性发展推动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③重农政策是这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人地矛盾增加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④B.③④C.④②D.②③
2016-09-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一中高一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