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A.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
B.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
C.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
D.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图片略)是宋人所绘的《盘车图》(部分),刻画了在依山近道的小酒店杏黄旗迎风飘扬、顾客络绎不绝的景象。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商业宣传开始出现
C.集市贸易较快发展
D.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时人评价“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在当时它是
A.用畜力作动力的耕作工具
B.用水力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用人力作动力的运输工具
D.用水力作动力的冶炼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C.自给自足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2018-1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勾结倭寇,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流移他乡趁食佣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2018-11-23更新 | 887次组卷 | 4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代诗人王建曾作诗描写当时汴州的商业:“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从诗句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①汴州的草市在当时非常繁荣
②汴州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
③汴州的夜市很具特色
④汴州的水路交通很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宋朝时期形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民营手工业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制茶业和制瓷业最出色,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在泉州出土的宋船重量约为250吨,属于中等船。宋朝在当时国际军事舞台上远逊于汉唐,其政治弱势地位使它缺乏胸怀世界、吞并八荒的政治抱负……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海外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新商路。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宋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宋代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地。

—摘自王树伟《宋代海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把世界上最遥远的部分联结在一起,让它们能够互通有无,能够增加彼此的快乐,能够促进彼此的工业。其中,这些发现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将商业体系提升到了一个壮观和光荣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商业体系要达到这一程度是不可企及的……两个新世界对欧洲的工业打开了大门,它们两个都比旧世界更巨大、更广阔,其中美洲市场还每天都在成长得更巨大。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件事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葡萄牙、西班牙海外贸易与宋代海外贸易的不同。

2018-09-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陶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白瓷②青花瓷③唐三彩④粉彩瓷器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西汉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这说明西汉
A.纺织业种类繁多
B.纺织技术的成熟
C.生产的分工协作
D.注重机械的革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