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载:“秦汉时期,广大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获得了发展;落后的江南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开发,从而扩大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农耕面积有所扩大
C.农牧区域均衡发展
D.农业技术不断提高
2019-09-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统治者致力于开辟海上通道,对海外贸易奉行积极政策,“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所造船舶名闻四方,指南针在航海活动中得以应用,以致宋代商船足迹远达中东、北非。因此,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途径。

——据李金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明太祖立国之初,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倭寇不断骚扰,劫掠沿海山东、直隶、浙东、福建郡邑的局面。加之元末农民起义的残部,如张士诚等的余党亦遁入海岛,与倭寇相勾结,“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为了维护刚建立的明王朝,明太祖不得不实行海禁,规定“片板不许入海”。

——摘编自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并评价这一政策。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3 . 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C.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2019-08-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2019-08-14更新 | 313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了当时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2019-07-17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官员郑至道提出:“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穡;工勤于技艺,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一观点可以佐证,宋代时期
A.传统经济观念发生转变
B.尊卑等级秩序逐步弱化
C.社会平等意识显著增强
D.商人逐利意识逐步淡化
8 . 下列我国古代丝棉麻三种织物消费量比例的根本改变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唐宋时代的商人群体是富民阶层(没有政治特权,仅仅占有财富和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依然属于“民”的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商人群体是在国家管制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官商模式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有利于商人财富迅速扩大,但也隐藏了严重的社会后患,那就是日益壮大的商人群体逐渐演变成为旧体制的忠实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这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而是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张锦鹏、杜雪飞《商人群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依据,对“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进行简要分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河西走廊的许多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当时的钱币,其中有汉半两、五铢,王莽货泉,唐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金朝正隆元宝,西夏天盛元宝、乾祐元宝和皇建元宝,北宋及南宋钱等。由此可见,由汉至宋
A.河西地区是中国的商贸中心
B.东西方交流推动了西北繁荣
C.历代政权以开发河西为重心
D.河西走廊上各民族交汇融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