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新包括
①牛耕的使用   ②翻车的发明   ③筒车的使用   ④水转翻车的发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2020-06-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商鞅B.李冰C.郑国D.王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明代棉布盛行,松江府是棉布的主要产地,苏州府的嘉定、常熟所产棉布也很畅销,“商贾贩鬻,近自杭、歙,远至蓟、辽、晋、陕”。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作物开始投放市场B.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
C.白银取代铜钱普遍流通D.江南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
2020-04-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政府摒弃抑商政策B.社会重利风气兴起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2020-04-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吕氏春秋》中引用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材料指出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井田瓦解的必然性
C.小农经济的重要性D.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2020-04-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铁犁牛耕B.精耕细作C.农牧结合D.千耦其耘
8 . 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太祖于乾德四年(966年)下诏:“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这一诏令
A.客观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抑制大地主势力
C.保证了农民生活的稳定
D.冲击了重文轻武的思想
2019-09-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