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3 道试题
1 .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2021-03-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980年出土于浙江的越窑珍品,下列有关越窑的说法正确的是

越窑褐彩如意云纹镂空熏炉
A.杜甫曾赞誉越窑瓷器“胜霜雪”B.越窑是唐宋以来八大窑系之一
C.釉下彩绘技术已经炉火纯青D.瓷器色彩浓淡协调、艳丽柔和
2021-03-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二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

——《吕氏春秋审分》

材料三   末作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公作”“分地”各指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三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自明朝中期起,中国在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属于“新现象”的表现的是
A.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的兴起B.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普遍种植
C.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解体D.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在各部门普遍存在
5 . 中原王朝(部分)与西域往来的主要通道如表。这种变迁说明了
朝代与西域交往的主要通道
河西走廊
南北朝青海道
河西走廊
北宋北渡黄河,再经河套地区
河西走廊
A.交通情况受政治形势影响B.经济重心一直处于北方
C.东西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丝绸之路发展陷于停滞
6 . 北魏至唐初,政府都出台颁授土地给成年人的相关法令。这些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A.扩大国家赋税来源B.实现儒家社会理想
C.应对地方藩镇割据D.促进农耕技术改良
2021-02-23更新 | 30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当时清政府推行
A.闭关自守政策B.工商皆本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D.重农抑商政策
8 . 康熙认为“国家所重,惟在养民”;雍正强调“朝廷设官置吏,原以养民”;乾隆提出“贮粟养民,乃国家第一要务”。这体现了他们
A.以民为本的思想B.民贵君轻的主张
C.强化专制的意图D.富国强兵的夙愿
9 .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渡过长江南下,持续了约两百年。此次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
A.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B.加剧了南北文化差异
C.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D.形成了南方军事优势
10 . 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