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人民的职业,分为四种:《汉书·食货志》上,替他下一个定义说:“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粥货曰商。”《管子》也把人民分做士、农、工、商四种。以下对“四民”理解准确的是(     
A.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基石B.士为首为本
C.农次之为末D.工商居后为末
2023-06-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2 . 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2021-07-08更新 | 7709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年高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雍正元年十月,都察院御史陈允恭奏道:“(浙江需米)小商由江南贩运于浙,巨商由上江(今安徽)、湖广、江西贩运于苏州。”苏州的枫桥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米粮转运中心。这反映出当时(     )
A.农本观念仍居主导地位B.区域经济联系密切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朝廷向河内郡调发的缣、索、绮等丝织品由八万多匹增加到十五万匹,这些丝织品都是农民以纳税形式交纳的。这一现象反映出
A.河内郡是丝织业中心B.家庭纺织业得到发展
C.丝织技术实现了突破D.官营手工业规模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