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据现代学者研究,若以北宋历代主、客户统计数平均计算,客户约占总户数的34.5%,乡村下户(户均占有较少土地的主户)约占总户数的43.7%—59.0%,两者合计约占总户数的78.2%—93.5%。这表明,北宋(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土地兼并较为严重
C.社会控制在不断加强D.劳作方式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禹州是清代河南著名的药材市场,华北三大药市之一。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寓居禹州的各地药商推出代表,共同议定经营章程,建立十三帮会馆。这反映了(     
A.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B.商帮主导了商业秩序
C.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024-05-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户自由经营土地,根据土地好坏征收赋税;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从事播耕的“庸客”。这可以说明当时(     
A.土地租佃制已经出现B.政府强化了赋税管理职能
C.小农经济的逐步发展D.土地私有现象的客观存在
2024-04-28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下表,《明史·食货志》载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中国丝绸、茶叶产销总量,这表明当时(     
商品出口量总产量占比
丝绸约7000万匹约1.5亿匹46%
茶叶约3亿斤约4亿斤75%
A.自然经济成功转型B.深度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农业丧失主体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四川成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2023-12-16更新 | 2034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到19世纪80年代,全国的票号在全国实存在25家以上。票号已在全国54个城镇设有分支机构。清末最后十年间,票号的分支机构进一步拓展到全国95个城镇,分号数量475个。从材料看,票号(     
A.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B.开启了中国金融的近代化
C.适应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D.近代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3-10-25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及开封府属各县共有23万余户,五代汴京旧城周围扩大了一倍,筑起40里方圆的新城,后更在城外建立了八个厢,神宗熙宁时汴京的都商税院年收商税达40.2万余贯,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下列对此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得益于对商品交易限制的放松
C.统一的社会环境是有力的保障D.对外贸易的兴盛是直接推动力
8 . 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还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这反映了宋代(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民族交融出现新突破
C.海陆丝绸之路兴盛D.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3-07-27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学者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奢侈品消费蔚然成风B.鼓励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C.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D.海禁政策推行遭到失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崛起,隔断了中原王朝西北方向的陆路贸易通道,于是东南方向的海路就成了后来的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南方人受传统束缚相对较轻的经济观念,有利于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使得南方耕地面积扩大,稻、麦、茶、桑、甘蔗的种植更为普遍且产量很高,并成为出口产品,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恰逢此时活跃的阿拉伯商人将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积极地向东方开辟商路,于是越来越多的商人出入我国沿海口岸。宋代政府也积极鼓励外商来华贸易,还对市舶官员招徕蕃商的行为予以奖励。

——摘编自曹中原、刘常青《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不断衰退。1889年.福州本埠茶叶贸易的衰落影响着各个阶层官方抱怨厘金或内地茶税减少,当地则失业人数增多,这些成为可能发生骚乱的根源。随着茶叶出口不断衰落,福建省的茶厘、茶税收入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在茶叶主要外销区域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茶叶外销衰落后,业茶无利,人们为谋生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产业上去。他们将茶园改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甚至种上了鸦片,或将茶园改作墓地以牟利。这种状况从茶叶外销著名省区福建、广东可见一斑。

——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衰落的社会影响》

材料三   发达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过度支持和保护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过剩又必然使农产品价格下降甚至使其在国际市场上被低价倾销。在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基本框架内,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必然向减少政府保护和开放市场方面调整。发展中国家则会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削减产品出口税,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适度的保护。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扩大出口的机会,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其农产品生产和整个农业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口和增加生产资料进口,反过来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消费与生产合理化。

——摘编自娄源功《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世界农业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并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衰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应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策略。
2023-06-2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