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洪武四年(1371年),京师南京城内人烟稠密,连廓栉比。城内的旅店,一榻之室,月钱即高达数千。商人货物到京无处存放,政府盖了几十楹“塌房”,专存商货。这反映了明初(       
A.经济重心南移得以完成B.私营商业居主导地位
C.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唐朝两税法实施以后,“主户”和“客户”的区别,系指是否土著。到宋朝,政府把全国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两类,其主要区别是是否缴纳税赋。唐宋主客户的变化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C.制约了商品交换行为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4 .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下诏日:“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模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这一措施
A.促使农业摆脱自然束缚B.导致了中原优势地位丧失
C.推动了北方劳动力转移D.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然而,清代中期以来,广东的潮州府、惠州府、浙江的杭州府、湖州府等著名产粮区都变成了缺粮区,福建、苏南、徽州等地的粮食缺口更大。据此可以推知,清代中期以来这些地区
A.社会经济出现急剧衰退B.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C.赋税制度变革成效不大D.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6 . 古代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2020-09-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代表了当时手工业高超的技术水平。
2020-09-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时期,商人虽然在服饰穿戴、器具使用等方面受到压抑或侮辱,但在法律上已被列入平民等级。他们与地主、自耕农在身份上已无差异。这一现象体现了
A.坊市制度的打破宋B.商人地位的提高
C.重本抑末的加强D.闭关锁国的推行
9 . 宋代稻田耕作水平不断提高,如在禾苗生产过程中排水晒田使稻根扎深、利用冬灌杀死害虫等。这些措施反映了宋代
A.农业技术的进步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土地制度的演变D.赋税制度的变革
2020-09-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各区域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历经十多年回到长安,将前所未闻的丰富的关于西域的知识传入中原,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和汉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了西域各地。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诏出使西域,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地的联系。此后,汉王朝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贸易也得到发展。

——改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主要依据和标志性事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