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宋朝的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受政府监管。
2 . 黄俞诗云:“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华阳国志》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材料盛赞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龙首渠
C.灵渠
D.大运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汉王充《论衡》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土地私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中叶以后,“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畛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变,罗而取之”。材料反映了
A.土地私有遭到破坏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闭关锁国得以延续

5 .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动力。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和海上交往盛况也反映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朝代?精美的丝织品主要源自于何种手工业经营形态?该时期还有什么行业领先世界?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销往国外。唐朝形成哪两大制瓷系统?清代能烧制出色彩鲜艳,如同油画般的瓷器,是什么瓷器?

(3)宋元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有力促进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其中,南宋时,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商业中心的城市是哪一个?元朝时,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的城市是哪一个?

(4)明清时期,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的主要政策因素?综合以上问题,谈谈你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认识。

2017-06-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2016-12-12更新 | 1307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考试试题
7 .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
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C.农商并重的必要性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8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9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其中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始于(       )
A.西周B.春秋战国
C.汉朝以后D.隋唐时期
10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以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
A.重视农业生产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
C.继承重农抑商思想D.提出农商并重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