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而水稻种植业的地位则相对有所下降。在太湖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桑争稻田”的现象。以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量减少
C.农业生产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D.普通农户的家庭收益急剧降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代御用瓷器要求很高,生产时只能“以量保质”,结果是留下大批次品瓷器,这类次品瓷器不能上供御用,不能投入市场,督陶官无权擅自处理,只能“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送,交贮内府,以供赏赐之用。”这一做法造成的深远的影响是
A.使皇权的尊严得到极大提高B.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极度浪费
C.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和进步D.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盛。下列选项中对此画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画描绘的时期的城市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此画集文学、书法篆刻、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
C.画面反映了当时的市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管理
D.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在此画描绘的时代有可能出现
5 . 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这反映了宋代
A.宗法等级观念淡薄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
2020-11-03更新 | 50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熙晚期初创一种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为此曾一度将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白釉素瓷运至京城,由宫廷造办处画师精心绘制纹饰,再由专门机构烧制而成。这一瓷器品种应是
A.青花瓷
B.青瓷
C.秘色瓷
D.珐琅彩
7 . 如图是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牛耕”壁画。这反映了当时
A.耕犁技术相当完善B.耦犁农具已经改进
C.犁评调节上下自如D.曲辕犁耕作受欢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初,盐铁任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不问其余。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这一提议是为了
A.发展商品经济B.抑制豪强兼并
C.应对财政困境D.满足帝王嗜好
9 . 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鹍《棣怀堂随笔》中说:“吴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

材料二 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

——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10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C.“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2020-01-09更新 | 703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0年江苏南京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