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民谚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重要纽带,而政府的决策则直接影响着商业的发展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行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材料四   《苏州风俗考》记载了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近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出心早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五   (清代)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他安排洋商住进合适的商馆,向他们推荐买办、通事、银师和仆役。……一当他们的商务办完,洋人就须立即离开广州,或是回国,或是去澳门过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首倡者,分析其经济根源。
(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所北宋时代商业具体表现?
(4)材料四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2020-01-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据明代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载:“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材料主要反映了明代的朝贡贸易
A.替代了原先的海禁政策B.带来一定程度的繁荣
C.大大宣扬了国家的威望D.加强了与各国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
C.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
D.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2019-08-13更新 | 336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都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小农经济
D.计划经济
2019-07-11更新 | 72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⑤
D.②③⑤④①
2019-06-12更新 | 267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其中“公元前594年”属于
A.前五世纪末
B.前五世纪初
C.前六世纪末
D.前六世纪初
9 . 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最一早的纸币,同时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也开始出现。(判断对错)
2019-03-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10 . 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而视农为“本富”“末富”,“崇本抑末”,是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时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货者征收资产锐…,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首倡者。
(2)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并概括该政策实施后的成效。
(3)指出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概括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