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高转筒车的出现
2017-04-21更新 | 4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上期必修模块模拟历史试题
3 .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
B.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
C.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D.“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
2016-11-27更新 | 98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上期必修模块模拟历史试题
4 .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发展作为农业的辅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师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四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土地制度?这一土地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3)材料四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的农商关系,并揭示这一关系形成的政策因素。
2016-11-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5 . 判断题:表述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唐代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特别是青瓷中的秘色瓷极为名贵。
2016-11-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6 .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发展迅速,唐三彩、邢窑的青瓷和越窑的白瓷闻名遐迩。
2016-11-2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泰兴第一高中高一下期末模拟01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
2016-11-27更新 | 61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年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9 . 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  )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
10 .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关注城市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有关城市化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鼓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供事,既无空虚之屋。”
——(宋)吴自牧《梦粱录》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在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中有哪些新变化。
材料二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2)上表中反映19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发生了怎样的流向?请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不断加快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材料四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又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郊区化或反城市化。其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很多的工业企业也纷纷离开城市,向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言献策?
2016-11-18更新 | 9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