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2020-01-22更新 | 522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榷场的历史叙述,据此能被认定的事实为
A.北宋榷场贸易受契丹控制,北宋处于被动地位
B.南宋时榷场贸易获利很少,主要向金国赠送物品
C.宋朝与少数民族互相交换战俘的地方,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D.两宋与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的市场,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清前中期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的统计,可以说明
A.城市私营手工业较快增长B.雇佣劳动关系比较普遍
C.农村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D.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
2020-01-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南宋朝廷为提高海外交通能力,促进经济外交,采取“饶税”政策,规定出海商船“若在五月内回舶,与优饶抽税;如在一年内,不在饶税之限;满一年之上,许从本司根究”。该政策客观上
A.刺激了造船和航海技术提高B.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C.使贸易税成为政府重要税源D.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5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商品经济推动城市繁荣
C.守内虚外军事政策的实施
D.消防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19-06-18更新 | 786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019-04-23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洛阳伽蓝记校笺》中记载了北魏洛阳城“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西有延酪、治脑二里,里内之人,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輀车为事。”材料表明,北魏时期洛阳城
A.经济功能得到彰显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商业受到严格管理
D.形成不同的商业区
2019-03-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C.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D.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2019-03-24更新 | 393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年级元月调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期,政府抑制私商、发展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商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商品化
C.统治者重视商业管控
D.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