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民众作息时间的规定,始终出现在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法律文书上,除了“公事急速及吉凶疾病之类”,凡是夜行者都算是“犯夜”,而最不被官方所容的是“传习妖教,夜聚晓散”。明清时期,夜行之禁的法规更细,更要求乡里组织派人宣讲并在夜间巡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观念第一是来自经典的说法,第二又是写进法律的规定,第三也符合古代民众自然劳作的需要。所以生活时间的反常就是伦理秩序的颠倒,成为被普遍认同的常识。……宋朝以后,尤其是到明清时代,商业城市中不分昼夜的生活节奏,给传统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这种颠倒的都市生活习惯,日益瓦解着各种官方的规矩,“夜禁”的法规常常成为一纸空文。

——摘编自葛兆光《在法律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以传统社会中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分配为例》


(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治理“犯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代“‘夜禁’的法规常常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并由此谈谈你对法治建设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北宋时期,政府向盐民收食盐,或由官府运输,转卖于民间,或转售给商人,由商人运销。有时官府因为运盐过多,或盐价过高,销售不出,就直接配给于民,勒令输钱。可见,食盐专营(     
A.满足了百姓需求B.稳定了食盐价格
C.促进了商品流通D.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3-02-09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农牧界线的变化反映了(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政府边疆政策的施行
C.两种文明之间的交融D.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
2023-02-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土地买卖契约的基本格式相似。以下是其中的一份。据此可推知明代(     
十西都七保汪牙保承租有山壹片,坐落七保金坑源大坞一千一百卅八号,口口亩,其山东至大丘田随小陇上至降,西方初原,南至降,北至坑。今为无钞支用,情愿将前项四至内山地并苗,尽行立契出卖与同都人李原清名下,面议价钞陆贯文。其钞当日交足,……如有家外人占拦及重复交易,四至不明并是卖人板当不及买人之事。今恐无凭,立此文契备用。
洪武成十陆年十月七二日 出卖人:汪牙保(押)

A.租佃风气盛行B.土地流转频繁C.商品经济繁荣D.社会缺乏诚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按照秦朝制度,地方官吏不得将一家农户的两个男子同时征发戍边,不准农业劳动者在春耕大忙季节离开农业生产岗位,及“居赀赎债”的“罪人”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季节也准许他们回家二十天进行耕作等。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国家面临的财政困难B.纠正秦国经济法规的弊端
C.确保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D.加快农业管理的革新步伐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宋代商人地位上升,“父商子仕”现象普遍。还时常发生榜下择婿之事,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理学思想的浸润D.士人价值取向的改变
2022-02-15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从明正德到清乾隆年间,江南地区各州县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许多市镇从一个个小的村落,快速发展成为地方贸易的中心,且往往成为数千或万户人口的大市镇。这说明明清江南(  )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呈现出城镇化进程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市镇的专业化发展
8 . 明万历初年,浙江崇德的商人们为离任知县蔡贵易树碑建亭,记其功德。碑文指出,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必须靠商人以通有无,百姓才能安定生活,蔡知县注重体恤商人。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也提出:“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反映出当时
A.商帮出现冲击了社会的等级秩序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商人凭借经济实力提高政治地位D.商业的社会功用受到认同
2022-02-08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苏湖地区丝织业日趋扩大,蚕桑用地超过稻作用地,震泽镇及近镇村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该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影响农业生产B.家庭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C.经济中心南移趋势完成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康乾时期,苏州出现了被称为“棉庄”的地方,它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此现象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表明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基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的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