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09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史书记载,“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渐冉相仿,莫以为耻”。这反映出当时(     
A.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D.豪强地主控制了商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反映了宋代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由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经济作物种植成为主流D.江南农业多样化经营
2023-02-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汉代的部分画像石、画像砖拓片,表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B.城市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C.对外交往交流深入开展D.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南宋《夷坚志》描绘了临安城中:瓦市有“卖冻鱼吴翁”;太庙前徐道寿在此居住,“以鬻香为业”;清晨街头“有卖豆乳者来,数女妇从宅出就买”等场景。这有助于了解宋代(     
A.海外贸易交流的繁荣B.摒弃了重农抑商思想
C.经济重心开始了南移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3-01-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6 . 唐代都城长安的市没有遵循前代“前朝后市”的布置原则,而是在皇城的左右前方对称布置东、西两市。每市占两坊大小,内部由“井”字街划分为九个区域,通向市四面的八个门,中央设管理机构。据此可知,唐代市的管理(     
A.推动集市贸易的区域专业分工B.打破了市坊分离的传统格局
C.难以适应商业发展的空间需求D.体现了城市主要职能的演变
7 . 商人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当伦敦商人还属于中世纪市民等级的时候,便逐渐活跃在舞台上。随着海内外商业的蓬勃发展,中世纪基督教“守贫节欲”的道德规范逐渐被“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的观念取代,商人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英国渐渐兴起。他们抓住了社会经济转型的有利环境和时机,使自身成长为一个不可令人小觑的社会阶层。商人对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的开拓拥有巨大财富的大商人主要通过控制城市政权、参加议会来分享政府中的部分权力,从而在政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徐沁萍《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社会形象与社会评价》

材料二   自16世纪起,面临着西方商人仗剑经营的激烈竞争,中国商人与其展开了角逐。他们把不仅受当地人欢迎,同时也被西班牙人喜爱的商品运送到东南亚,中国商人不仅在鹿皮产地与荷兰人争夺,还在销售市场与外国人争夺销售渠道,在短时间内再度垄断暹罗与日本之间的鹿皮贸易; 17世纪中国商人联合当地居民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掠夺金刚钻的计划。

——摘编自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4- -15世纪英国商人成长的"有利环境”,简述商人成长对英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商人面临激烈竞争的内外因素,并概括其与外国商人竞争的方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至隋开通大运河,扬州的经济中心逐渐向运河两岸发展,其城址也迁至运河方向。北宋时期的杭州在运河的推动下,城市的繁华地带从城南扩展至沿城内的主要水系沿岸,水系沿岸逐渐出现商业街,封闭的“市”被代之以开敞的集市。明清苏州沿运河的胥门、阊门、山塘街一带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吸引了四方商贾的云集,甚至太湖村民也出现了“莫嫌村坞行人少,夫婿经商不在家”的景象。

材料二   建国后,大运河江浙段的沿岸地区形成了带状形态工业区,大号污水直排运河。改革开放后,工业企业和码头不再是古运河发挥作用的象征,河边的历也建销和生态绿化逐渐成为发展主角。2019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为大运河沿线发展谋篇布局。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静《运河与沿线城市商业发展探析》等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运河沿岸区域服务功能的变化。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时代价值。
2022-08-29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阳光指标调研)(延期)历史试题
9 .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
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明清市镇研究的成果(部分),这些成果最能说明(     
变音及书目内容简介
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阐述了各地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在江南市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张海英《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探讨了作为职能部门的各类政府管理机构在江南市镇发展中的作用
呈滔《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以苏州地区作为研究的个案,视角放在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上。
A.史学研究的视角是多维的B.明清市镇主要发挥政治功能
C.明清江南是全国经济中心D.唯物史观是历史研究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