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
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
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
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
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
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
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
窑瓷器

材料二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     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曾国藩的主张及目的。
2023-02-2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早在明洪武年间的严格海禁时期,“缘海之人往往私下出番贸易香货”,某些官员也不顾禁令,以权走私。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海禁政策名存实亡B.明朝政治黑暗腐败
C.民间贸易并未断绝D.官府独占海外贸易
3 . 据谭其骧先生估计,从4世纪初期到5世纪中叶约160年间,北方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南迁,南方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来自北方。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疆域开拓B.社会环境动荡C.南方得到开发D.人地矛盾突出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东南地区围湖造田的急剧发展是在两宋时期。据李光绍兴五年(1135年)奏疏所云,约在北宋庆历(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间,民间开始有盗湖为田的现象。“政和(11111118年)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此后,东南地区不仅著名的太湖周围,江东、浙东等地的湖泊大多受到围垦……如此大量的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了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灾害开始明显增多。

——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围湖造田”的做法及其急剧发展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经济布局的变动,并分析此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2023-02-14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两张图分别呈现了汉代北方地区与唐朝江南地区的犁耕工具,后者相较于前者(     
A.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B.改变了家庭式劳作方式
C.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推动小农经济根本变革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08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耕读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儒家尊“劳心”贱“劳力”,孔子认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焉用稼?”认为讲求礼义才是君子之选。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孔子的弟子曾子不得已而力耕于泰山之下,颜回也曾亲自参与耕作。汉代,人们开始把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加以强化。朱买臣“负薪读书”、倪宽“带经而锄”,都是代代相传的劝学励志典故。东汉经学家郑玄“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与学生一起力行耕读相兼的生活,有“以耕学为业”之语。

——摘编自邵彦敏《中国传统耕读教育浅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文化发展的阶段特点,并概括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耕读文化的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不同史籍所载汉代经济活动(部分)。这表明当时(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世善农稼,好货殖……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
《昌言·理乱篇》豪人之室……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A.经济作物得到发展B.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国家抑商政策调整
9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22-10-17更新 | 484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