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之际,松江府--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
A.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B.丝棉纺织业技术领先世界
C.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D.长途商货贸易得到了发展
2 . 运用下表(《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可以说明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南方商业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移到南方D.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2021-0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3 . “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汉武帝实行这些经济措施旨在
A.抑制商业发展B.增加政府收入
C.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冶炼技术
4 . 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海上佑护女神。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朝廷赐庙额“顺济”给妈祖,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认可。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朝廷赐妈祖“灵惠妃”的称号,妈祖完成了从地方神到全国女神的转变。这从侧面印证了两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海外贸易繁荣
C.北方民族压迫D.儒学信仰动摇
6 . 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发掘中,“一陶罐粟在居室内发现,一陶钵粟是作为殉葬物放在墓葬里。”该信息透露出当时半坡居民
A.最早培育了农作物粟B.贫富分化已非常明显
C.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D.已过上农业定居生活
8 . 白居易《重赋》诗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该诗意在说明两税法
A.确立财产为标准的赋税制度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税制变更本意与结果严重悖离
2021-02-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在江南的小镇中一股人文主义思潮表现相当突出,哲学思想上“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欲求”、经济思想上反对“重农轻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人口急剧膨胀
C.科举制度的形成D.市镇经济活跃
2021-02-02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朝诗人杨维桢的《盐商行》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千料舶……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这反映出元朝
A.盐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变动B.商人地位堪比王侯将相
C.商业发展促使门第观念淡化D.盐铁专卖政策最终取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