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明代在江浙、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厉行“海禁”。明代有史料记载:禁令之下,“漳闽之人与‘蕃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频繁的中外贸易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是宋代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史料来源
宋代与海外进行瓷器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三四十处,如占城真腊、单马令、凌牙斯加、佛罗安以及菲律宾的麻逸、三屿等地。赵汝适《诸蕃志》
1071年泉州客商李充“今将自己船壹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转买回货”,所带货物有“瓷碗贰佰床,瓷碟壹佰床”.日本古代典籍《朝野群载》卷20
在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等地区均出土了宋代陶瓷器,既包括—些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具,还有一些具有外来文化色彩的器物。任荣兴《宋元时期中国瓷器外销述略》

A.海外贸易活动十分活跃B.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十分紧密
C.瓷器是主要的贸易商品D.贸易对象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2021-07-12更新 | 104次组卷 | 5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6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时期,地方豪强聚族而居。特别是永嘉之乱以来,大量流民依附于豪族庄园,豪族大土地经营所构成的庄园规模很大,史料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魏晋庄园经济
A.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B.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妨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021-01-08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01史料常识和历史研究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棉花传入我国的部分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出处记述
《南州异物志》
(三国·吴万震)
外微(海南岛)人有一种“五色斑布,以丝布、古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为鵝毳,中有核如珠绚,细过丝棉。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不织,在意小抽相牵引,每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南朝·范晔)
东汉明帝时,永昌郡(云南西部)的袁牢人已“知染采文绣,羁氍(jiduo,—种毛毡),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广志》
(西晋·郭义恭)
“梧桐有白者,剽国(在今缅甸)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
A.海南岛人最早植棉织布B.三国时棉花已广为种植
C.西晋时棉花从印度传入D.滇西怒江流域较早植棉
2021-07-29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词谚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诗词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诗词或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B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青瓷的美丽色彩
D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边境战争阻碍宋代经济发展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明代)辽东与(山)东人互相贸易,以致辽人之富足。”当时辽东出产的木材,大多是通过海运转往山东各地的。由于两地间“商贾骈集,贸易货殖络绎于金、夏间,辽东所以称乐土也”。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山东是辽东商人主要活动地区
C.辽东与山东经济联系紧密
D.山东民间贸易依赖于辽东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者们普遍认为春秋以前政府实行了工商食官政策。下列史料能够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士农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
B.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一种刑罚)左趾
C.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
D.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民俗》中写道:“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据史料考证,宋代官府逐渐允许工商阶层服紫,工商阶层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有些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官府还召集商人到政事堂征询意见。这表明宋代
A.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B.科举制推动社会风尚变化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经济发展影响等级观念
9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
史料出处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云麓漫钞》卷三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颜元集》
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妇女多嫁于僧《鸡肋编》卷中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萍洲可谈》卷一

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程朱理学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2020-06-15更新 | 23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9年4月1日《每日一题》 必修2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